40年的风筝线 牵引新时代的纸鸢飞翔

秋之韵(爱特)

摄影家张军 <p class="ql-block">整理资料时看到那泛黄的老照片,我差点儿以为是穿越剧的剧照——40年前,在营口体育场市委副书记许士廉和副市长马惠生戴着皮帽附身协助群众调试风筝线,围观的人群笑颜如花。</p> <p class="ql-block">一场竹骨糊纸、棉线缠绕的风筝放飞,成了全民参与的欢乐盛会。那时的风筝朴素得可爱,全靠人力与风“拔河”,若遇风小,便会赖在树梢当“钉子户”,可正是这份笨拙,让街头巷尾充满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光阴流转,如今的天空成了科技与创意的舞台。夜光风筝在夜幕中勾勒出赛博霓虹,智能四线风筝能在空中跳起炫酷街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营口体育总会近日在在明湖公园举办的辽宁风筝邀请赛上,参赛风筝如同会飞的变形金刚,翅膀可自动调整角度,完成高难度动作,引得众人惊叹连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竹骨纸鸢到智能软体风筝,从人力牵引到云端遥控,变的是风筝的形态,不变的是那份与民同乐的初心。当人们抬头望向天空,嘴角上扬的弧度跨越时空,将往昔与今朝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这细细的风筝线,不仅牵着飞翔的快乐,更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在岁月长河中,续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 张 军 </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先后加入 :</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 </p><p class="ql-block">🌟中国体育摄影家协会 </p><p class="ql-block">🌟中国广播电视协会</p><p class="ql-block">🌟辽宁省摄影家协会 </p><p class="ql-block">🌟辽宁旅游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近三十幅摄影作品入选国家级摄影展,其中十余幅作品获奖,《运筹帷幄》获全国三等奖,并曾在民族文化宫接受时任国家领导人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杨静仁、刘澜涛等领导同志亲自授奖,部分作品曾在国外巡展。</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来拍摄的电视新闻片、专题片、分别在全国及省30余次获奖。其中《营口港破冰进港》获辽宁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专题片《钢琴金牌曲》获全国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15年,在河海营口全国摄影比赛中,《向深蓝》《七彩码头》入选,其中《向深蓝》荣获铜牌奖</p><p class="ql-block">主要事迹收录 : </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p><p class="ql-block">🌟《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p><p class="ql-block">🌟《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p><p class="ql-block">🌟《中国文艺家传记》等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