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徐霞客的一生,是与山水为伴的一生。他20岁那年,告别了家乡江阴,带着母亲缝制的远游冠,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他走遍了三山五岳,看过了雁荡山顶的银河坠海,也摸过了云南溶洞里的钟乳石。然而,他却未曾想到,自己最珍贵的游记能够流传后世,全靠一个未曾认回的儿子——李寄。</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1617年,徐霞客偷偷宠幸了发妻侍女周氏,周氏怀了身孕。然而,当徐霞客云游归来时,周氏早已被妻子卖到了苏州城。那一天,苏州城飘着黏糊糊的梅雨,徐霞客攥着周氏留下的绣帕,闯进雨幕,心中满是懊悔与无奈。他的《闽游日记》也因此沾上了江南的阴湿,沤出了霉斑。</p>
<p class="ql-block">李寄出生时,徐霞客正在金沙江边验证“长江源头非岷江”的猜想。他听闻消息,愣了半晌,最后往江心扔了块刻着周氏小名的鹅卵石。这个本该姓徐的男孩,在李家吃着糙米长大,却用徐霞客早年寄回的游记残页认字,纸角还留着父亲手指摩挲的油渍。</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一生都在追寻山水的奥秘,却未曾想到,他的游记能够流传至今,全靠李寄的守护。当徐霞客在云南瘴气中咳血写日记时,李寄正跪在生母病榻前抄录《徐霞客游记》。罗氏派人烧了徐家祖宅,火舌舔过书房梁柱的瞬间,李寄冲进火场抢出半箱焦黑的稿纸,后背烫出的水泡三个月都没结痂。</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咽气前,盯着未整理的游记手稿,却不知千里之外,李寄已在破茅屋里校对着父子俩跨越时空的笔迹。当清军铁骑踏碎江南时,李寄把整理好的书稿埋进祖坟,自己饿着肚子在坟头守了三天三夜。他爹的魂灵飘在名山大川,他得替爹守住这点人间痕迹。</p>
<p class="ql-block">如今翻开《徐霞客游记》,每一页都晃着两个人的影子:一个用草鞋丈量天地,一个用血汗修补记忆。所谓“流芳百世”,不过是父亲欠儿子的认祖文书,儿子还给父亲的山水情书。那幅画中的文士,手拿游记,站在宁静的山水间,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时空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