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吸引我们来到惠山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石板路上的青苔,仿佛都在诉说着古镇故事。穿梭在小巷间,江南的韵味扑面而来,惠山古镇,一个充满诗意与烟火气的地方,春日的繁花与古老的建筑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江南画卷,漫步其中,感受的都是江南独有的柔美和温柔。</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人杰地灵”牌坊。</p> <p class="ql-block">踏入无锡惠山古镇,仿佛踏入了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这座坐落于无锡市梁溪区的古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间尽显江南水乡的精致与婉约。这些建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历经明清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着原汁原味的风貌。它们大多为徽派建筑风格,却又与当地的吴文化完美融合,白墙黑瓦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淡雅。 </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位于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初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山麓别墅式明代古典园林。始建初名为“风谷行窝”,后据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诗意,改名为“寄畅园”,亦名“秦园”。园林通过借景、迭山、理水等手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灵动飞扬的山林野趣。</p><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乾隆两帝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100年间,分别七次驾临惠山,乾隆皇帝曾八次到访寄畅园(秦园),评说“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乾隆皇帝还在北京颐和园中仿造寄畅园,建有谐趣园。</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乾隆两帝共12次南巡均到访惠山,并十四次临幸寄畅园,留下了许多诗章和匾、联。</p><p class="ql-block"> 寄畅园与瞻园、留园、拙政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你能认识上面的两个字吗?</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二泉位于惠山古镇景区本名惠山泉,原名漪澜泉,泉水来自惠山,在乌桐砂岩石隙中流动过滤,含矿物质多,水色清纯,甘冽可口。唐代茶圣陆羽,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就有了“天下第二泉”的名称。“二泉”泉水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三池中下池最大,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构成“螭吻飞泉”的景观。</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李绅曾赞誉泉水为“人间灵液”,致使当时宰相李德裕檄令驿站送二泉水供其享用。宋朝时宋徽宗曾将二泉水列为贡品。苏东坡慕名品泉,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佳句。民间音乐家阿炳还作有《二泉映月》</p> <p class="ql-block">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一首《二泉映月》,让天下第二泉,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景美人更美!</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密密麻麻的祠堂群,数量之多、密度之大、类型之全,在国内都属罕见。这些祠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每一座祠堂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让人不禁沉浸在对历史的遐想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镇路边上盛开的七里香,在粉墙黛瓦的印照下,另有一种韵味,让我们忍不住与它合影,留下古镇花花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老房子上,有这样的走心文字,让你在看到江南古镇漂亮的风景时,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来惠安古镇喝大碗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