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8a00"><b>广西山水行15. 探秘田州古城:古城古镇重塑与哲思</b></font><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在我的心底,一直藏着对古城、古镇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怀。每一座历经岁月沉淀的城池,都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静静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承载着无尽的故事与记忆。<br> <br>田州古城,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游,这里是壮民族的发祥地,布洛陀作为壮族人民共同崇奉的始祖神,其传说中的栖息地——田阳百育镇的敢壮山,更添了这片土地的神秘色彩。此外,田阳还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也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深厚的历史底蕴令人神往。<br><br>怀着满心的期待,我从田东县打滴滴前往30多公里外的田州古城。抵达后才发现,这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城。它以壮族特色古建筑为载体,以壮文化为核心灵魂,历经精心复建。这座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5亿元的古城,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自2014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吸引着八方来客。<br> <br>刚到古城,那座巍峨的古城门便率先映入眼帘。城门上的砖石虽新,却被巧妙地做旧,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它们似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田州古城牌坊极具特色,采用壮族风雨桥的建筑形式搭建,融入了丰富的壮族文化元素。彩绘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的精美样式,四个石柱上的浮雕则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壮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以及壮族人们对歌、鼓舞、舞狮、丰收、祝酒等生活场景。站在牌坊前,我就像打开了一扇了解壮族文化和布洛陀文化的大门,真切地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魅力。<br></div> 穿过城门,踏上青石板路,两侧厚重坚实的古城墙便出现在眼前。城墙虽不算高,但墙上布满了苔藓和藤蔓,为其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沧桑。登上城墙,极目远眺,整个古城尽收眼底,远处青山连绵起伏,近处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不禁沉醉其中。<br> <br>走进古城,以布洛陀人文大道贯穿整个景区,核心水系观景带上,古城商家星罗棋布。祖公塔、碉楼、娅王阁等众多壮文化景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田州文化的古韵。漫步其间,白墙重檐、青瓦盖肩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精美的图案在古朴的街道上一一呈现。酒吧茶吧街巷交错,小桥流水人家相映成趣,既有着千年古城的宏伟气势,又不乏小桥流水的诗意雅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成为体验壮族民俗文化的绝佳之地。<br> 复建后的田州古城以布洛陀广场为中心,沿着壮族祖先布洛陀文化的足迹,巧妙地还原了古人群居的盛世图景,用现代的手法完美诠释了经典与时尚、繁华与闲静的交融。古城的主干道布洛陀大道,在红色灯笼的映照下,青石板小路显得格外梦幻。大道两侧商铺林立,不仅有许多壮族特色小吃,还有壮锦文化体验区、壮族非遗展示区等,浓郁的壮族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体验传统的壮族手工艺,如织锦、制陶、打油茶等,亲身感受壮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每一项体验都像是一次与历史的亲密对话。 一路前行,见到布洛陀国际养生文化园也是一大亮点。田阳县常年平均气温为21°,负氧离子平均都在2000到3000个以上,是其他地区的十倍之多,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休闲养生的理想之地。而瓦氏夫人广场则将这位田阳著名历史人物的治政和带兵抗倭故事,通过壁画、雕塑生动地展现出来。广场上还打造了一部融合声、光、电科技和实体布景的半景式电影《瓦氏夫人抗倭传奇》,可惜我去的那天由于游客稀少,未能观看到这部影片,无缘领略壮族女英雄抗击倭寇的英勇风采。 小桥流水,河两边绿树成荫,簕杜鹃盛开,祖公塔就在不远处。 祖公塔作为田州古城的地标建筑之一,塔内供奉着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在壮族神话传说中,布洛陀是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老人,深受壮族人民的敬仰。千百年来,每年大年初一、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壮族子孙前来祭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追思。祖公塔旁的小河清澈见底,借助河水的倒影,可以拍出极具意境的照片,据说祖公塔的夜景更是美不胜收,可惜我未能亲眼目睹。 娅王阁静静矗立在水中,宛如一位温婉的少女,散发着宁静而迷人的气息。旁边的假山上有一座反映壮族人民农耕生活的雕像。 图额桥横卧在狭窄的水面上。这河名叫月亮河。 <b>壮王阁</b>宏伟壮丽,高耸入云,登上阁楼,田阳县的美景一览无余。阁内展示着壮族的起源故事、民族英雄事迹以及布洛陀文化,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深入了解壮族历史与信仰的大门。<br><br>而<b>岑逊桥</b>背后的传说也让人动容,传说中出生在田州的民族英雄岑逊,身材魁梧、力大无比,他周游壮族聚居区域,教会人们挖掘陷阱、制造弓箭和罗网对付猛兽,并开凿两江一河治理洪水,让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因此被奉为河神,深受百姓爱戴。<br> 古城内的假山和湖心亭为这座壮族民俗大院增添了几分雅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乍一看仿佛置身江南水乡,但细细品味,又有着属于壮乡的独特韵味,与真正的江南水乡自是不同。<br><br>田州古城以其独特的水体景观、街道景观和建筑景观吸引着游客。清澈的水体倒映着传统的建筑,韵味十足的街道与风格各异的建筑相互融合,打造出富有诗意的景色。不同于一般的古城步行街,这里的建筑形式多样,一步一景,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目不暇接。<br> 月亮河穿城而过,河道两边满是烧烤店,在这里吹着河风,品尝着当地特色美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田阳三宝——香芒、烧鸭粉、烤猪眼睛,其中“烤猪眼睛”这一特色烧烤,光是名字就让我望而却步,实在不敢尝试。<br><br>然而,在游览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小遗憾。景区导览图上标注的田州古城博物馆,我寻觅许久却始终未能找到,询问古城里的人,竟也无人知晓。还有人告知新建了一个斗牛场,可我走了很远也未能寻到它的踪迹。<br><br>古城内十分安静,仿古建筑古朴庄重,散发着浓浓的古韵。随便找一处墙边或栏杆坐下,随手一拍就是一组古风大片。但静下心来想想,耗费25亿打造这样一座古城,真的值得吗?<br> 回顾我去过的众多古镇,有历经岁月洗礼的真古镇,也有像田州古城这样新建的假古镇,心中不禁泛起诸多感慨。<br> <br>如今,许多人造古城(镇)都面临着运营困境。由于地产行业下滑、游客稀少以及维护成本高昂,不少人造古城陷入“抛荒”或沦为“鬼城”。就像这座田阳古城,尽管投入巨大,但因缺乏人气和有效的运营策略,鲜为人知。人造古城(镇)往往缺乏核心价值,多数项目被诟病为“空有名号”,缺乏真正的历史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仅仅依靠门票收入和单一的表演项目,难以形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而且,人造古城(镇)还普遍存在同质化与模仿的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风格相似的人造古城,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使得游客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br> <br>那么,为何人造古城(镇)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文化根基缺失是关键因素,人造古城大多依赖现代建筑和商业运作,却忽视了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导致文化内涵不足。规划的盲目性也不容忽视,许多项目在建设前缺乏科学论证和对市场需求的准确评估,使得项目定位不准确,功能单一。此外,运营机制不当也是一大问题,缺乏专业的维护团队和长期有效的运营策略,难以吸引和留住稳定的客源。<br> <br>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改进呢?<br><b>首先</b>,在建设过程中应将保护与修缮相结合,以原有历史遗址为基础,适度进行修缮,并巧妙融入现代功能。同时,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避免简单的全盘仿古,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iv><br><b>其次</b>,要实现精准定位与差异化发展,明确古城的文化定位,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手工艺街区等,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div><div><br><b>再者</b>,需要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国家层面应进行统筹规划,将古城保护纳入文物保护和旅游战略,避免地方盲目建设。</div><div><br><b>最后</b>,要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举办特色节庆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本地商家和居民的参与度,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良好机制。<br> <br>总而言之,人造古城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在保护历史、尊重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像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成功案例,都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才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未来,我们应避免“人造”与“历史”的脱节,努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让这些新建的古城真正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窗口。</div><h5>(3200图42 2025/3/27)</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