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说:“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责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p><p class="ql-block">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无论是人还是事,都不应走向极端。事情的发展往往没有绝对的终点,当你以为已经到达尽头时,或许正是一个新的起点,转角之后,便是另一番天地。</p><p class="ql-block">在评判他人时,君子更注重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若只盯着他人的短处,那么天下将无人能与之交往;但若看到他人的长处,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识人要明,用人要得当,驭人要威严,容人要宽怀,服人要靠德行。然而,过于洞察一切的人往往会失去简单的快乐,因此,在识人时留三分余地,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p><p class="ql-block">与人交流时,不必言尽,留些余地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些口德。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因为言多必失,语多伤人。</p><p class="ql-block">聪明的人用智慧说话,而愚笨的人只会用嘴说话。在责备他人时,也不必苛求完美,留些余地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肚量。责备他人时留三分余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占理时留三分余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p><p class="ql-block">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这样既方便了他人,也给自己留下了后路。为人处世不能无理取闹,更不能得理不饶人。给别人留几分余地,也是给自己积累福报。我们应该用责备别人的心态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态来宽恕别人。这样心宽了,世界也就宽了;量大了,福报也就更大了。</p><p class="ql-block">做人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既不高高在上,也不低声下气。世间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贫富贵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不要奢望所有人都喜欢你,你也不必去讨好任何人。</p><p class="ql-block">当别人尊敬你时,你要加倍尊敬别人;当别人不尊敬你时,你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才无德。同样地,当别人不能容忍你时,你要反省自己是否无能;而当你不能容忍别人时,你要反省自己是否无量。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你的德行而不是你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善良是有原则的,退让也是有底线的。为人处世要有品德和原则,行事要符合道德规范。善良中带有锋芒才是最高级的善良,心中有原则、容忍有底线。</p><p class="ql-block">如果善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翻脸不认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来一次,所以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欢喜和满足,因为岁月山河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拥抱。</p><p class="ql-block">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比如学习如何理解他人的心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我们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也不是所有的善良都会被善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善良和付出,而是要学会在付出中找寻快乐,在善良中坚守原则。当我们面对不公和误解时,要学会坦然面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一切。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要记住,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怎样去使用你所拥有的。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恩赐,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