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坚守:3000余名环卫工守护邢台"古街新韵"

邢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邢台市3000余名环卫工人默默坚守岗位,以“绣花针”般的精细功夫,守护着“好南关”“清风楼”等历史街区的古韵与城市的整洁。面对游客激增带来的挑战,他们通过科学管理和创新作业模式,让古街以最洁净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凌晨4时,环卫工人张素敏已悄然出现在“古城”片区,开始了新一天的清扫工作。作为邢台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这片街区融合了传统风貌与现代业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环卫部门提前部署,采用“先机械后人工”的高效模式,洒水车与洗扫车协同作业,随后由工人细致查漏补缺。张素敏和同事们不仅要完成晨扫任务,还需清理果皮箱、整理绿化带,确保在第一波游客到来之前,街道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赵师傅驾驶着小型电动清扫车穿梭于巷道间,细致清理着细小垃圾;在垃圾转运站内,李师傅与同事们加班加点,确保垃圾不过夜。深夜11点,张素敏和同事们完成了“地毯式”巡查,用铲子清除砖缝中的污渍,用清洁剂处理顽固的口香糖残渣。尽管疲惫,看着整洁的街道,他们心中满是欣慰。</p> <p class="ql-block">白天,街区迎来了客流高峰。环卫工人李师傅手持长柄夹,在人群中穿梭,迅速清理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垃圾;刘大姐则在休息区随时待命,游客离开后立即清扫食物残渣。公厕管理员王师傅加强了消毒频次,确保设施洁净无瑕。针对隐蔽垃圾,环卫工人们采取“动态管理”,发现即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街区的整洁。</p> <p class="ql-block">53岁的张东海已在清掏岗位上坚守了30年,他曾徒手凿冰、冒雨抢险,多次放弃休假。他说:“哪一行都需要有人去做,城市离不开清掏工。”张素敏则因守护干净街道而感到自豪:“城市是我们的家,看到它整洁,心里就踏实。”</p> <p class="ql-block">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暖心回应:游客主动投递垃圾,商铺提供休息区,相关部门送上慰问品。邢台市环卫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机械+人工”“定时+巡回”的模式,全力保障卫生质量。</p> <p class="ql-block">环卫工人的付出延续着城市的文明。从青砖古巷到现代街区,他们用汗水诠释着“劳动最光荣”的真谛,让城市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客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