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去何从

秦缘

<p class="ql-block">这么继续搞下去,东北小学关停的风,要不了多久便吹向全国</p><p class="ql-block">千味文</p><p class="ql-block">热血青春2024</p><p class="ql-block">东北就是全国的测试服。看看出生率、总人口、中小学数量、公务员和事业编的考试难度,东北总是领先全国十年,像一面提前揭示未来的镜子。在中国教育史上,我们正目睹一场无声的革命。教育领域的寒潮已经不再是遥远的预警,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从生育水平到人口流动,从教育资源到就业形势,东北总是领先全国一步。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在悄然预示着明天。教室的灯,正一盏接一盏地熄灭。这场变革早在十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自2010年起,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陆续关停了数千所小学。每一所关闭的学校,都是一个社区的伤痛。每一间空置的教室,都在诉说着时代的无奈。看看黑龙江的数据有多触目惊心:11年间,小学生减少了近80万。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千万个家庭的命运。从东北到全国,这场教育寒潮正在加速蔓延。</p> <p class="ql-block">2021年是一个转折点,全国人口开始负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东北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东北会率先沦陷?答案很残酷:一边是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一边是人才持续外流。13年间,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失堪比一个特大城市的总人口。黑龙江的遭遇尤其令人心惊:12年间人口减少了734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总量。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即将全国上演的预告片。专家预测,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减少近4000万。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即将关闭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已经开始遭遇寒潮。江西鹰潭、吉林白山的幼儿园数量断崖式下跌,这些都是未来小学的预警信号。教育行业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别再幻想铁饭碗,现实是:编制在缩减,薪资在走低。有的地方,教师月薪已经低到令人心寒。太原小店区的劳务派遣教师,到手工资只有1200元。改革造就出来的一个个教育集团,造就了多少个富豪,下一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残酷的供需法则:学生越来越少,教师岗位随之萎缩。有人说要通过改革来挽救,但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p> <p class="ql-block">没有充足的人口,就没有足够的税收,没有税收,教育投入从何谈起?学区房市场也将迎来寒冬。当适龄儿童持续减少,曾经一房难求的学区房可能变成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这是一场席卷全社会的变革,每个人都将被卷入其中。但危机中也暗藏转机。当传统的铁饭碗不再可靠,或许是时候重新定义职业发展了。真正的保障不是编制,而是能力。与其固守一个萎缩的行业,不如积极开拓新的可能。这个时代,安全感来自于不断提升的个人价值,而不是固有的体制保障。面对这场变革,我们别无选择,唯有直面现实,主动求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