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如何管控好情绪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的情绪我做主</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多年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日,一位爱友微我说,我患癌两三年了,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波动的还是很厉害,我非常苦恼,一直不知道如何把控好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这位爱友的情绪被外界所左右,情绪随外界而起舞,随外界而起起伏伏,无法实现我的情绪我做主(即: 情绪的自主),以至于无法把控好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当他人一句无心之言刺痛我们的神经;当事情的发展偏离我们的预期;当现实与理想之间横亘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们的情绪往往会如脱缰野马,不受控制地奔腾咆哮。</p><p class="ql-block">这种由外界轻易牵动我们内心波澜的状态,恰如将情绪的遥控器拱手让人,任其随意调换我们心灵的频道。</p><p class="ql-block">所以,把情绪的遥控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真正实现情绪自主,无论外界如何风吹草动,内心始终波澜不惊。是我们修心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把控好情绪的一个重要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绪自主的首要问题是培养觉察力。</p><p class="ql-block">情绪如溪流,觉察力则是岸边的观察者。当愤怒如沸水般翻腾,当焦虑如藤蔓般缠绕,我们需要的是暂停下来,然后,像科学家研究标本般审视自己的情绪:"此刻我的身体有何反应?这种情绪的核心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困扰人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通过觉察,我们得以在情绪与反应之间创造缓冲地带,避免成为情绪的提线木偶。</p><p class="ql-block">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因直言进谏被贬龙场驿,面对瘴疠之地与生死考验,他通过静坐澄心,觉察情绪波动,最终悟出"心外无物"的哲理,实现了精神的超脱。</p><p class="ql-block">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觉察到情绪的变化,然后,接纳它,不抗拒,不逃避,认真分析情绪背后自己的需求,然后,转识成智,找到去除负面情绪的方法,及时跳出负面情绪的牢笼。</p><p class="ql-block">比如,有的爱友听说到别的爱友发生了复发转移,于是也焦虑起来,神情恍惚。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只要及时觉察到焦虑,就不会陷在焦虑中不能自拔,然后,找到焦虑背后的原因,自己安慰自己,“我为啥要焦虑呢,别人复发转移,不代表我也复发转移啊,我好好练功,我一定有信心拯救自己的身体,不让它复发转移,再说了,假如真的出现复发转移,现在医学不断发展,我还有治疗的机会,我何苦焦虑呢,这不是自我折磨自己吗?”不断安慰自己,慢慢将焦虑化解。</p><p class="ql-block">这样,就由外界引起的焦虑情绪,转变为自己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不随外界而起舞。</p><p class="ql-block">化解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觉察到它。所以,我们要善于培养自己的情绪觉察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绪自主的进阶之道在于认知重构。</p><p class="ql-block">同一件事,视角不同则天地迥异。当同事的批评让你面红耳赤时,不妨将其视为改进的契机;当孩子的顽皮使你怒火中烧时,何不理解为生命力的绽放?当被检查出癌症悲观绝望时,何不理解为一次重生的开始?</p><p class="ql-block">北宋文豪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种豁达源于他将政治迫害重构为领略山河的机遇。</p><p class="ql-block">现代心理学中的ABC理论揭示:不是激活事件(A)导致情绪结果(C),而是我们对该事件的信念(B)决定了情绪走向。学会用建设性思维替代灾难化想象,我们就能在情绪风暴中锚定心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绪自主的最高境界是修得如如不动之心。这并非压抑情绪,而是通过长期修炼达到的内在平衡。禅宗讲求"八风吹不动",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境遇都不能扰动心性。东晋陶渊明面对官场倾轧,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日本武士在生死对决前仍能静心茶道,体现的正是这种高度情绪自主。日常中可通过正念冥想、艺术陶冶等方式培养此境界,如钱钟书在困顿时期仍坚持每日阅读,构筑起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情绪缓冲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绪自主的价值远超出个人心理舒适区。医学研究显示,长期情绪失衡会损害海马体,加速认知衰退;社会学调查发现,情绪稳定者人际关系更和谐,职业成就更突出。如德国诗人里尔克所言:"要对你内心尚未解决的问题保持耐心,试着去爱问题本身。"当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便获得了应对世事变迁的内在韧性。这种韧性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分寸,在压力环境下理性决策,最终达成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于广大爱友们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充满纷杂,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的情绪由我自己做主。让自己活的快乐,活的坦然,活的有激情,活的有希望。不让自己在负面情绪中沉浮,减少精神内耗,减少负面情绪对身体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心之路漫漫,情绪自主非一日之功。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打磨心性的机会,每一个外在刺激都是检验修为的考题。当我们学会在言语的利箭前保持从容,在命运的颠簸中维持平衡,便真正拥有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洒脱与自由。这或许就是古今智者追求的情绪自主的最高境界——不让外界成为心情的遥控器,而让自己成为心灵的掌舵者。</p><p class="ql-block">不做情绪的奴隶,要做情绪的主人,我的情绪我做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