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734730</p><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MA台</p> <p class="ql-block"><b> 母亲节的脚步渐近,记忆的潮水将我带回那遥远的岁月,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慈爱善良的母亲的身影。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成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其中,有一个关于“一篮子菜”的小小故事,始终温暖着我的心房,让我在岁月的长河中铭记母亲的深情厚意。</b></p> <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前,1974年初冬的一天,晨雾轻笼,世界仿佛被一层朦胧的薄纱笼罩,宛若一幅水墨画。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寒意夹杂着湿润的气息悄然袭来,为这清冷的早晨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一轮红日从薄雾中缓缓升起,将温暖洒向大地。校园里,书声琅琅,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我,却感到身体不适,头痛乏力,心中郁结难舒,却又不愿请假,只能强撑着带领学生们在操场上晨跑,一天的工作便在这勉强中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b> 时间悄然流逝,到了傍晚,我依旧昏昏沉沉,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课外活动。忽然,我的目光被远处的一道身影吸引——那是一位老人,一位熟悉的背影,她手提竹篮,四处张望,仿佛在寻找什么。</b></p><p class="ql-block"><b> 定睛一看,竟是我的母亲!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撞击,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b></p><p class="ql-block"><b> 母亲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她那双小脚,如何走过几十里山路?带着满心疑惑,我飞奔过去,连声喊道:“妈妈,妈妈!您怎么来了?”母亲笑眯眯地回答:“我来看你呀。”我满心疑惑,连忙将母亲带进宿舍,又匆匆赶回教室处理放学事宜。待一切安排妥当,才回到宿舍与母亲细谈。</b></p> <p class="ql-block"><b> 原来,前天中午,我独自一人来到校外田埂上挖野菜,偶然遇见了村里的发小文秀。她来走亲戚,见到我挖野菜,便好奇地问:“你怎么挖野菜?做什么用?”我随口答道:“我想吃呀,食堂的菜油烟味太重,闻着不舒服,只想吐……”话虽随意,却让文秀听出了端倪。她猜测我可能身体不适,是我当女人本能的反映。便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的母亲。母亲听后,既担心又心疼,思女心切,决定亲自前往学校探望我。尽管文秀劝阻,说路途遥远,母亲年纪已大,不宜远行,且还是用脚跟走路的小脚。但母亲心意已决,执意要来。文秀便为母亲画了一张路线草图,叮嘱她按图前行,若遇困难可向行人求助。我母亲说:“口是大路,不会有事的。”</b></p> <p class="ql-block"><b> 于是,我的母亲,一位年过六旬、从未出过远门的老妇人,佝偻着身躯,背着一篮沉甸甸的农家小菜,一双缠足小脚,在晨曦中,便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远程。起初,平路尚好行走,母亲一路顺风,不知不觉便到了山脚下。然而,山路崎岖不平,时而陡峭,时而泥泞,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母亲的小脚吃力地踮动,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她却毫不停歇,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汗水,咬紧牙关继续前行。她的背影在孤远的山路上显得单薄而瘦弱,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太阳从头顶滑向半山腰,篮子的重量压弯了她的脊背,疲惫的身躯再也直不起来,但她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点见到女儿,早点将这篮子菜送到她手中,以解她的燃眉之急。途中,母亲不知问了多少人,也遇到了一些好心人,其中一位大姐从李庙子往烟垢去,顺路,主动帮母亲拎菜,陪她聊天,减轻了她的疲劳与寂寞。后来,母亲又孤独一个人从烟垢走到了罗集(原南海中学)。漫长的路程,足足一整天才走到!</b></p> <p class="ql-block"><b> 这段将近三十公里的山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更是一条充满爱的路。每一步都承载着母亲对我的牵挂,每一滴汗水都浸透着她对我的深情。</b></p><p class="ql-block"><b> 那一篮子菜,不仅仅是普通的农家小菜,更是母亲用全部心血和爱意编织的礼物!</b></p><p class="ql-block"><b> 它像及时雨,像救命草,比山珍海味更加美味,解决了我害口的困扰,也让我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b></p><p class="ql-block"><b> 母亲啊,您的爱如山般厚重,如海般深沉,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感恩一生!</b></p> <p class="ql-block">背景:《感恩有你》</p><p class="ql-block">音乐:《您是我生命的一道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