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硝烟到繁花:探访复兴岛白庐的前世今生

国家富强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来到复兴岛公园游览。这座公园虽然历史悠久,日式风格,但面积不大,景观一般,高大挺拔的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唯一吸引我的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建筑 一 白庐。</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不多时,一座白色的建筑便出现在眼前,它就是白庐。白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最初它是上海浚浦局高级职员的俱乐部 ,"一·二八”事变后,复兴岛被日军侵占,这里被改成敌酋居住的别墅,抗战胜利后,别墅又划归浚浦局所有 。</p> <p class="ql-block">  然而,真正让白庐声名远扬的,是传说中1949年上海战役正式打响之前,蒋介石曾在这停驻了11天,指挥相关行动,并从此处离开上海继而永远离开了大陆,这为它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沧桑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从建筑风格上看,白庐是一座典型的日式建筑,单层砖木结构,白色的外墙和红色的瓦片相互映衬,在绿树的环绕下显得格外醒目。坡屋顶设计,坡度较为平缓,屋前还有一座连体攒尖顶八角亭,整体布局自由又不失和谐 。</p> <p class="ql-block">。走进院子,仿佛踏入了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院子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花园保留了木香老藤及原有大树,高低错落,相互呼应,仿佛在低语着岁月的故事。新植的枫树、杜鹃等植物,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使花园四季有花 。</p> <p class="ql-block">  西花园则营造出现代东方景观韵味,采用透空围墙,巧妙地借景公园景色,让绿色环绕四周,充满自然生态之美 。廊架下摆放着花艺盆景和园艺家具,为游人提供了一处休闲驻足的好去处。花园的布置结合了现代手法与传统东方园林意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感受到自由远阔的山水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进入白庐内部,首先看到的是大厅,现在已被改造成服务展区。展区分为两个展厅,一个展厅通过电视屏幕播放《风云流虹复兴岛》录像片,详细介绍了复兴岛的历史沿革和风雨沧桑 。另一个“浚浦记忆”展厅,介绍了浚浦局(上海航道局前身)历时30年筑石填泥围成复兴岛,再到在岛上建造相关设施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大厅后面是“公园城市”展厅,介绍了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发展历程,另一面墙上展示着蝴蝶、决明子、红豆杉、金丝桃等昆虫和植物样本,体现了复兴岛公园独特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大厅朝南转弯处是八角形结构的会客厅,也叫八角亭,独特的结构让人眼前一亮。靠门的墙上有一座壁炉,虽然不再使用,但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炉前摆放着两张皮沙发,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大厅后面是“公园城市”展厅,介绍了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白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座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国家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它又以新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现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