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永世不忘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历史伤痛,发愤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剿共”,杨虎城与张学良多次向蒋介石进谏无效后,被迫于12日凌晨,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杨虎城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 “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杨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底,杨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直至壮烈殉国。杨虎城一生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几乎一直没有断过。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和蒋介石也有过一段短暂而特殊的“蜜月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复杂的关系,杨虎城才成了“西安事变”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