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特拉,里斯本卫星城,是“用黄金堆出的梦境,靠野心撑起的童话”——这里的一草一石都在提醒你:人类曾多么荒谬又多么浪漫地,试图把全世界的奇观塞进一座山。从摩尔城堡到航海贵族的宫殿,辛特拉是葡萄牙史的露天博物馆,一天看遍阿拉伯、哥特、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 8世纪北非穆斯林摩尔人建起红砖城堡,城墙沿山脊蜿蜒,水利系统至今灌溉着花园。 1147年基督教葡萄牙首任国王阿方索夺回辛特拉,将清真寺改为圣母教堂,阿拉伯地名却保留至今。 15世纪曼努埃尔一世在此扩建宫殿避暑,展现王室权威。 16世纪巴西黄金涌入,贵族们用殖民地财富建造私人庄园,摩尔人城堡成了“怀旧景观”。 1755里斯本大地震震裂宫殿外墙,却意外露出被掩盖的阿拉伯彩砖,引发复古风潮。 1840s浪漫主义狂想者德国裔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将废墟改造成佩纳宫,混搭哥特、摩尔、印度风格,像“乐高城堡”。 1856英国富豪库克家族插足买下蒙塞拉特,运来巴西棕榈和墨西哥仙人掌,温室成了“植物殖民博物馆”。 1910共和革命,末代国王流亡,庄园遭拍卖,雷加莱拉的共济会密道被用来藏匿保皇派文件。 1940s佩纳宫为二战避难所,收留荷兰外交官,花园里偷偷种植战时紧缺的土豆。 21世纪网红时代,年接待游客300万,摩尔人城堡的台阶被磨亮3厘米,而罗卡角的日落依旧如500年前般孤独。 <h1><font color="#ff8a00">一 佩纳宫 Pena Palace</font></h1> 佩纳宫是辛特拉的地标,坐落在山顶,色彩斑斓如童话城堡。 葡萄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于19世纪改建,融合哥特式、摩尔式、曼努埃尔风格。 明黄色的钟楼和粉红色的外墙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br><br> 宫殿前身是一座中世纪修道院,后因地震损毁,被改造成王室夏宫。 建筑细节充满航海元素,如贝壳、珊瑚浮雕,象征大航海时代的辉煌。 阿拉伯风格的拱门、印度灵感的穹顶,展现殖民时代的文化交融。 特里同门上的浮雕暗含炼金术符号,传说与共济会有关。 外墙色彩并非颜料,而是特殊石材的自然色泽,历经百年不褪。 从露台可俯瞰摩尔人城堡和辛特拉全景,天气晴朗时甚至能远眺大西洋。 费尔南多二世亲自参与设计,自称“用石头写诗的国王”。 宫殿的红色塔楼仿照德国城堡设计,反映费尔南多二世的日耳曼血统。 传说午夜时分,能听见费尔南多二世弹奏钢琴的声音——他生前是位痴迷音乐的君主。 内部装饰奢华,天鹅厅的天花板绘有27只姿态各异的天鹅。 像一座时空胶囊,封存着19世纪欧洲贵族的黄金梦。 阴雨天时,雾气环绕宫殿,宛如悬浮在空中的幻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它是"人类想象力的具象化",堪称19世纪最狂野的建筑幻想。 <h1><font color="#ff8a00">二 摩尔城堡 Castelo dos Mouros </font></h1> 摩尔城堡(Castelo dos Mouros)是辛特拉最古老的军事遗迹,始建于8-9世纪北非摩尔人统治时期。 这座城堡雄踞山顶,锯齿状城墙沿山脊蜿蜒起伏,总长度达450米。 阿拉伯工程师巧妙利用地形,使城墙与山岩融为一体,形成天然防御体系。 城堡配备五座瞭望塔,其中皇家塔(Torre Real)可俯瞰整个辛特拉盆地。 摩尔人建造的先进水利系统至今仍在运作,包括蓄水池和地下输水渠道。 1147年葡萄牙首任国王阿方索·恩里克斯收复城堡,将其基督教化。 城堡内的小教堂(Capela de São Pedro)是在清真寺遗址上改建的。 城墙采用典型的摩尔建筑技术,红砖与石灰岩交替砌筑,形成独特条纹图案。 站在最高处观景台,晴天可远眺大西洋和里斯本市区。 19世纪费尔南多二世修复时,故意保留废墟状态以营造浪漫氛围。 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曾是重要的天文观测点,城墙朝向特定星象方位。 城堡入口处的阿拉伯铭文砖块记载着9世纪的修建信息。 春季时,城墙缝隙开满野花,形成"石墙花毯"的奇观。 这里被《孤独星球》评为"欧洲最震撼的中世纪城堡遗址"之一。<br><br> 如今斑驳的城墙依然诉说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碰撞史。<br><br> 三 雷加莱拉庄园 Quinta da Regaleira 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a Regaleira)是辛特拉最神秘的建筑杰作,被誉为"共济会的露天圣殿"。 这座占地4公顷的庄园由葡萄牙富豪蒙泰罗(Carvalho Monteiro)于1904-1910年建造,耗资相当于今天5000万欧元。 庄园核心建筑是一座融合哥特式、曼努埃尔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外立面雕刻着大量神秘符号。 最著名的"初始之井"(Poço Iniciático)深27米,螺旋楼梯象征但丁《神曲》中的九层地狱。 井底铺设有玫瑰十字会图案,通过地下隧道连接其他洞穴和水池,构成完整的仪式空间。 庄园内遍布玄机:隐藏的隧道总长超过200米,连接着瀑布、湖泊和假山。 礼拜堂地下室设有秘密会堂,墙壁镶嵌着炼金术符号和塔罗牌意象。 主建筑门廊上方的"蒙泰罗之眼"浮雕,暗喻共济会的"全视之眼"。 花园布局暗藏卡巴拉生命之树图案,树木种植位置对应十原质(Sephirot)。 "瀑布洞穴"中的人工彩虹装置,每天正午会精确投射在特定石座上。 蒙泰罗亲自参与设计,聘请意大利建筑师路易吉·马尼尼实现其神秘主义构想。 庄园原名"蒙泰罗宫",后因园中众多女王雕像(Regaleira)得现名。 北塔楼藏有欧洲最古老的"通神论"(Theosophy)文献私人收藏。 水池中的维纳斯雕像会随水位升降,暗喻"灵魂的净化之旅"。 二战期间,这里曾是葡萄牙玫瑰十字会的秘密集会场所。 园中种植的柏树均呈螺旋形修剪,象征"雅各布的天梯"。 园中种植的柏树均呈螺旋形修剪,象征"雅各布的天梯"。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现为辛特拉游客量第二的景点。 每年夏至日,阳光会穿过特定窗孔,在室内形成完美的五角星光斑。 最新研究发现,庄园整体布局可能是某失传炼金术配方的空间隐喻。 礼拜堂地下室设有秘密会堂,墙壁镶嵌着炼金术符号和塔罗牌意象。 这里被《神秘欧洲》杂志评为"现实中最接近《达芬奇密码》场景的地方"。 <h1>四 蒙塞拉特宫 Palácio de Monserrate</h1> 蒙塞拉特宫(Palácio de Monserrate)是辛特拉最具异域风情的庄园,被誉为"葡萄牙的东方幻梦"。 这座新哥特式宫殿由英国富豪弗朗西斯·库克于1856年重建,融合了印度、摩尔和哥特建筑元素。 宫殿最标志性的特征是其巨大的洋葱形穹顶,灵感直接来自印度泰姬陵的设计。 库克家族耗资相当于现今800万英镑,从殖民地运来珍稀建材装饰宫殿。 宫殿内部大厅的灰泥雕刻精细到每平方米包含超过200个独立花纹。 水镜厅的穹顶设计使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宜人的19-22度之间。 宫殿花园是欧洲最重要的植物园之一,种植着来自五大洲的3000多种植物。 库克专门雇佣了12位园丁照料来自巴西的巨型帝王棕榈,其中一些已长到30米高。 每年6月,一种巴西凤梨科植物会开出3米高的花穗,花期仅持续36小时。 墨西哥仙人掌区种植着1848年从美洲运来的原始植株,现已形成独特生态系统。 二战期间,宫殿曾收留过一批荷兰犹太难民,他们在温室种植蔬菜自救。 花园中的瀑布是人工设计的,水流声经过特殊计算能产生催眠效果。 音乐厅的声学设计精妙,据说能同时清晰听到40人交谈而不混杂。 宫殿北翼的"中国厅"陈列着正德年间的青花瓷,是库克在广州拍卖所得。 图书馆的雪松木书架至今散发着特殊香气,是为防虫蛀特地从黎巴嫩进口的。 2020年修复团队发现,部分墙面金箔是用真的巴西黄金锤制而成。 餐厅的瓷砖画描绘着葡萄牙航海家在印度果阿的场景,共用了247种蓝色釉彩。 最新研究发现,花园布局暗藏着一张16世纪的香料贸易航线图。 这里被《建筑文摘》评为"19世纪殖民美学的巅峰之作",每年吸引60万游客探访。 五 罗卡角 Cabo da Roca 罗卡角(Cabo da Roca)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北纬38°47',西经9°3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这里海拔140米,悬崖垂直落差达100米,惊涛拍岸的景象令人震撼。 著名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诗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刻在纪念碑上。 罗卡角灯塔建于1772年,是葡萄牙海岸线最古老的灯塔之一,至今仍在运作。 灯塔的光线可以照射46公里远,为往来大西洋的船只指引方向。 这里的地质构造特殊,悬崖由火山岩和沉积岩交替组成,形成独特的条纹状外观。 当地传说,站在罗卡角背对大海许愿,愿望会随着信风实现。 当地传说,站在罗卡角背对大海许愿,愿望会随着信风实现。 春季时,悬崖上开满耐盐碱的野花,包括粉色的Armeria maritima和黄色的Carpobrotus edulis。两者能看到,绝对是是您的幸运! Armeria maritima(海石竹)是顽强耐盐的欧洲本土野花,开粉白球形花序;Carpobrotus edulis(冰花果)则是侵略性强的南非多肉植物,开艳黄大花,两者在罗卡角悬崖上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守护生态,一个威胁生态。 这里的大西洋海水呈现特殊的深蓝色,因海底地形突然下降至5000米深度。 每年夏至,日落位置正好与纪念碑对齐,形成壮观的"太阳入海"奇观。 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盟军船只的重要导航点,悬崖上仍保留着当时的观察哨所。 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盟军船只的重要导航点,悬崖上仍保留着当时的观察哨所。 罗卡角的风速常年保持在30-50km/h,被称为"欧洲的风之角" 这里是大西洋信天翁的重要栖息地,每年9月可见大规模迁徙景象。 当地渔民相信,罗卡角的海水具有特殊能量,常在此采集海水用于治疗风湿。 悬崖上的岩石含有丰富的铁矿,在特定光照下会呈现红色光泽。 罗卡角的日落被《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大必看日落"之一。 悬崖底部有数个海蚀洞,退潮时会露出罕见的红色海藻群落。 站在罗卡角,你能感受到葡萄牙航海时代"向未知进发"的勇气与孤独。 后记:就只说说交通:<br><br>不建议自驾,网上有大把哭诉的贴子!<br><br>里斯本 → 辛特拉(火车)车程40分钟。<br>Rossio火车站(市中心)或 Oriente火车站, 我们选择后者,半小时一班车,主要是想拍几张火车站的相片(在我的前篇已有展示),Rossio 火车站的车次更加频密。<br><br>辛特拉火车站 → 佩纳宫(公交巴士434路)车程15分钟。<br>Sintra火车站 公交434是环线,Sintra站 → 辛特拉宫 → 摩尔人城堡 → 佩纳宫。<br><br>到了佩纳宫站,验票进入大门后,会有接驳车送到宫大门,网上买票时会有选择买巴士票的,就是这段园内路段,步行十分钟,缓坡,我个人是不推荐买的!人多要排队,人少要等待,几分钟无所谓了。<br><br>持里斯本三日卡的,辛特拉到佩宫等其它地方如罗卡角,雷莱宫等地都要另外买票的,车次不一,且只能付现金,不找零,多给人家还不收!<br><br>有辛特拉一日卡,这个包括公交的。<br><br>有人说从辛特拉步行到佩宫只要二十分钟,我实地目测是不止的,最佳方案还是尽早出发到辛特拉,再Uber到佩宫站。<br><br>昨晚没有联系店家寄存行李的事,一早背着行李出发,到处找行李寄存处,东站有,辛特拉也有,但因太早都没开门,要等到十点才开门,最后是在佩宫的入门处有免费寄存处空间还挺大的。<br><br>检票入园刚到佩宫门口,要等待二次验票,天气转雨,淋成半湿!到摩尔人城堡,又下着小雨,淋得可以接受!到雷加莱拉宫,排队到了入场门口,大雨倾盆,个个淋成了鸡,我与儿子直接放弃排队,下行去找避雨处,一找就找到了十几分钟外的一家饭店,进去点了钵儿鸭饭,一大杯啤酒,细品慢饮,雨停才敢出门!罗卡角,宣传册有中文版,有服务台,说要寄存行李,立马答应可以一个小时,有归家之感,但掐点走了一小段,回头时看着雨来,跑得比兔子快,还是被淋成了落水狗。。。想着这动不动就被老天搓一顿的感觉,在家哪也不去真好!<div><br></div><div>佩纳宫出大门左转沿大路走五分钟就是摩尔人城堡的大门,哪个地图都标示不清,爬完回来自取行李,再去下一旅点。</div> 辛塔一日五景堪称铁人五项,没作深度研究,很难完成,不只是体力的问题!<div><br></div><div>下集预告:醉美波图城 Porto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