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黎明的春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年4月30日</h3> 桌案上的熏香,飘渺着淡淡轻烟,宛若仕女挥舞的水袖,舞出轻盈柔美,也舞出淡淡草木香,萦绕雅室。时光在书香茶韵里静静流淌,很静很静,只有翻动书页声入耳。那声音亦似一曲轻音乐缓缓弹奏,舒缓轻柔,安抚阅读者。每个人都沉浸其中,此时,堪比情侣般亲密的手机已被抛弃,唯有阅读。书页中的字词就是一个个治愈心灵的音符,牵引着思绪漫想细思深悟畅言。 这是龙钢社区在欢喜小院组织的“书香漫溢 茶韵悠长”主题阅读分享会的场景。在这样一个清幽雅致的环境里读书分享,是多么惬意舒心。作为共建单位代表,我有幸参加。在这座隐于小区生活圈的小院与社区干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共度阅读美好时光,分享阅读心得。 安坐小院,谁还记得它的前身?小院的主理人记得,小区的居民记得,社区的干部记得,小院内的苦楝树与院外的辣木子树都记得。他们不仅记得小院从脏破乱到洁新美的蜕变,从无人问津的杂物库房到出租经营烧烤排档,再到如今受欢迎的居民家门口公共文化空间蝶变的全过程;他们还见证了龙钢职工家属小区居民的生活巨变。<div><br>安坐小院,我思绪万千,从2015年6月社区成立至今,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努力从未停止。拆除违章搭盖,整治环境卫生,利用闲置地改造廉政文化公园、趣读吧、停车场地、健身场、篮球场、口袋公园等往事历历在目,一帧帧如放电影般在脑海里翻阅。</div> 如果说这些星散于职工家属生活区与居民生活融为一体的国有闲置资产是璞玉,那么国企人、社区人与文创人等管理和建设者就是将这些束之高阁的璞玉琢成造福居民之器的善工者。<div><br>让蒙尘璞玉重焕光彩,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既要产权单位的“舍”,又要社区干部的“思”,最后还需落位在居民“得”上。龙钢人做到了。社区紧紧抓住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龙钢集团慷慨大气让出国有闲置资产的使用权,让居民从“推窗见景,出门即园”的优美环境与日益完善基础设施的一件件实事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他们说,让小区居民(职工家属)的生活持续向上向美是他们共同的心愿。</div> 纵观其他的基层文化阵地,不乏平日关老鼠,一年没用几次者,浪费资源不说,还增加维护成本,好事可能成负担。<div><br></div><div>如何让基层文化阵地物尽其用,龙钢社区欢喜小院的共建模式应是一种有益探索。巧用市场运作与社区扶持共建组合,由经营者以管代租,使阵地从仅靠政府单向“输血”变成发掘自身内生动力的“造血”,实现经营性与公益性相平衡,让文化空间既是“社区馆”又是“企业坊”更是“居民家”,从而让公共文化空间在基层牢牢扎根,愈长生命力愈旺,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iv><br>璞玉本无华,细琢乃成器。欢喜小院的成功改造,是龙钢匠人秉承“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变废为宝,探索保障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持续健康运维路径的又一有益实践,并将继续探索将闲置资产雕琢成器之路,造福居民!</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