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中庆</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55797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早读时间,阅到一条“三线视点”的创办人秦邦佑先生发的一篇图文:他回顾了1984年我们厂团委组织团干部一行人前往147厂学习参观的青春印记。</p><p class="ql-block"> 凝视着那張黑白照片,封存多年的记忆阀门被徐徐打开:四十多年前我正值风华正茂,与厂团委的同仁们一起前往147厂取经。那时候,我们真的好年轻啊!</p><p class="ql-block"> 记得1984年的那个冬日,我们一行人跟着厂团委书记前往147厂参观学习。147厂位于川黔交界处的大山之上,厂区在山洞里(生产军品)。</p><p class="ql-block"> 接待我们的147厂的团领导把我们带进山洞。洞口不大,深入其中,却是另一片天地:一个个球场大的车间紧紧相连。所到之处一派热火朝天,到处都是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殊年代,“好人好马上三线”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人都是跟随父母亲支援三线建设从全国各地齐聚到三线厂的子弟。我们的父母退休后,我们又顶替他们进厂,成为了三线厂的第二代职工。</p><p class="ql-block"> 军工三线厂一般都建在深山老林之中,147厂更是建在偏僻的大山的山洞里。</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的老厂现在都搬出了大山,但那些年我们和父辈们曾经为国防事业作过的贡献却永远刻骨铭心,也成了我们永远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期流行跳青年圆舞曲,我记得在147厂,我们两个厂的团员们手拉着手的跳《青年圆舞曲》等多首团市委倡导的“十六步”舞曲。既增加了二个厂的友谊又活跃了大山深处团员青年们的业余生活……</p><p class="ql-block"> 大山深处的青年人除了工作,还得依靠团组织丰富其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 147厂的团组织在远离都市的大山深处充分发挥了其领导带动作用:他们组织青年职工在业余时间读书、演讲、上夜校;还组织有特长的青年进行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把山沟沟里的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147厂不但看到了他们厂的青年职工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也学习到了他们团组织发挥的领导和带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虽然那段过去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今天看来,却仍然是一首难以忘怀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人生路迢迢,唯有不虚度。</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曾经在厂团委一起工作过的同仁的一篇短文,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庆</p><p class="ql-block"> 2025.5.4于重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