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槎江鱼灯点亮星河长卷</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杨立谦/文</font></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江上渔火,梦回河源</b></font></div> 暮色轻笼,新丰江畔,一场绮梦悄然开启。河源的夜,似一幅泼墨的画卷,被光影的画笔轻轻勾勒,晕染出无尽的诗意与浪漫。 <h5> 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仿佛是时光的长河,流淌着千年的记忆。当第一盏鱼灯亮起,仿若星辰坠入人间,古老的河川便苏醒在摇曳的光晕里,诉说着千年的传说与新生的浪漫。那鱼灯,是河源水乡的精灵,竹篾编织的骨架,缀上薄如蝉翼的绢纱,画师妙笔轻点,鱼鳍便染上流云的白、朝霞的红、碧水的青。它们或摆尾,或昂首,或簇拥,或独行,在夜色里化作灵动的游鱼,将东江河畔幻化成琉璃仙境。</h5><h5> 漫步于河畔,鱼灯的柔光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行人。孩童们追逐着跳跃的光斑,银铃般的笑声惊起夜鹭,扑棱棱的翅膀掠过鱼灯,仿佛在与这水中的精灵嬉戏。老人们驻足凝望,浑浊的眼眸里泛起泪光,那些关于河源渔火、关于祖辈的故事,在鱼灯的映照下,变得鲜活而清晰。</h5><h5> 微风拂过,千盏鱼灯轻轻摇晃,倒映在江面,与水中的明月、星光交相辉映。江水也变得五彩斑斓,仿若银河倾泻,又似龙宫现世。船娘摇橹而过,木桨划破水面,碎了满河灯影,却又在涟漪散尽后,重新拼凑出一幅流动的画卷。</h5><h5>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串联起河源的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古老的鱼灯技艺在这里焕发出新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璀璨的灯火照亮了河源的夜空,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当夜色渐深,鱼灯的光芒依然璀璨,它们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河源这座城市的未来。愿这如梦如幻的鱼灯夜游,成为河源最动人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千鱼共舞,光影流年</b></h1><p class="ql-block"> 新丰江的夜,被一场光影盛宴唤醒。河源首届鱼灯夜游活动,如同一场梦幻的交响乐,奏响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旋律。</p><p class="ql-block"> 以新丰江为卷,以百米高的喷泉为巨幕背景,船、渔夫、鱼灯、桥等元素交织其中,借现代灯光之美,人与光影共绘一幅“江上渔舟捕鱼图”。那鱼灯,如同跃出水面的精灵,灵动而鲜活。它们在夜空中舞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渔歌,又像是在迎接新时代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千鱼共舞•槎江光影秀”如梦似幻,千盏鱼灯在江面上闪烁,如同繁星坠入人间。它们或聚或散,或明或暗,仿佛在演绎着一场生命的狂欢。而那些参与“千人鱼灯游”的市民和游客,手持鱼灯,沿着江畔漫步,仿佛融入了这幅光影画卷,成为其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非遗鱼灯手工制作的摊位前围满了人。人们亲手制作鱼灯,感受着传统技艺的魅力。那竹篾的韧性,绢纱的柔韧,画笔的灵动,都在指尖流转,化作一盏盏独一无二的鱼灯。而那些特色互动表演,如鱼灯队、流行乐、客家山歌队、萨克斯、欢乐非洲鼓等,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古老的渔歌与现代的流行乐交织,客家山歌的悠扬与非洲鼓的热烈碰撞,奏响了一曲多元文化的交响乐。</p><p class="ql-block"> 河源的夜,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生动。鱼灯的光芒穿透了时空的壁垒,连接起过去与未来。它们照亮了河源的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这是一场光影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在光影的流转中,我们看到了河源的过去,也看到了它的未来。愿这千鱼共舞的夜晚,成为河源永恒的记忆,永远闪耀在时光的深处。</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非遗古街,烟火人间</b></h5><h5> 当夜幕降临,河源市太平古街便化作了一条时光隧道,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古街的骑楼风格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古朴而典雅。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h5><h5> 在这条古街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非遗经典小吃。活动期间,古街变身“非遗经典小吃街”,让民众及游客一边观赏非遗节目表演,一边品尝非遗经典小吃,亲手制作文创产品,零距离接触非遗代表性项目,感受创意与文化的碰撞。</h5><h5> 走进古街,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客家酿豆腐、河源米粉、萝卜粄……这些熟悉的名字,承载着河源人对家乡的记忆与眷恋。而那些非遗小吃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将传统的手艺展现得淋漓尽致。那豆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那米粉在蒸笼中蒸腾,散发着淡淡的米香;那萝卜粄在油锅中炸得金黄酥脆,让人垂涎欲滴。</h5><h5>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人们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非遗节目表演。客家山歌队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在诉说着河源的山水与人文;鱼灯队的舞者们手持鱼灯,翩翩起舞,将鱼灯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萨克斯的悠扬、非洲鼓的热烈,为古街增添了一份现代的气息。</h5><h5> 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古老与时尚碰撞。非遗小吃、非遗节目、文创产品,它们共同构成了河源独特的文化符号。而太平古街,则成为了这些文化符号的汇聚之地,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河源的烟火人间。</h5><h5> 河源的夜,在古街的灯火中变得无比温暖。那些非遗小吃的香气,那些非遗节目的精彩,那些文创产品的创意,都在这里交织在一起,化作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愿这太平古街的烟火气,永远在河源的夜空中飘荡,成为人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