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赤山观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12756</p> <p class="ql-block">如皋别名雉水,金城,著名的长寿之乡。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礼记》的木牍和《左传》的竹简。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江南烟雨中的诗意栖居 <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圆百卉含英,</p><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玉人同行。</p><p class="ql-block">美图秀秀美食美景,</p><p class="ql-block">历史典故循序渐进。</p><p class="ql-block">承先启后链接指引,</p><p class="ql-block">天下名园精彩荟萃。</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镇东北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原是邑人冒一贯的产业,历经四代至冒辟疆时始臻完善。</p><p class="ql-block">冒辟疆将旧园重整,赋予思想,精心增饰。现存的水绘园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分左、中、右三轴。右轴为隐玉斋,与观桧厅、聆松簃、牡丹亭组成一院落。中轴为雨香庵,有门厅、敞厅、黄杨厅、流光殿四进,为康熙年间所建,其中保存有明末清初的遗构。水绘园构筑精巧,以楼带园,庭院布局围而不隔。以有限的空间,营造宽阔意象。</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坐落于通扬运河南岸,北傍如皋古城墙遗址,东接碧霞路。临街的砖雕门楼宏伟壮观,门楣上陈从周先生题写的“天下名园”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楼,眼前是一片开阔广场,两侧仿古商业街古韵盎然。景区大门坐西朝东,单檐歇山式门楼庄重典雅,“水绘园”匾额高悬。两侧平房分别以“名流莺歌”、“三径烟雨”命名,分别作为“市场营销部”与“导游部”。景区大门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彰显其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著名古典园林教授陈从周在《重修水绘园记》中开头就写道:“如皋水绘园,天下名园也”。一语道出了水绘园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陈从周(1918年11月27日-2000年3月15日),原名郁文,字从周,晚年斋号梓室,自称梓翁,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之江大学,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1980年秋,陈从周应邀参加如皋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此时水绘园已非旧貌。那晚,他从宾舍出来,漫步于如皋护城河冒家桥上,无意间谱了一首《忆江南》:“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弯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的构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融徽州建筑手法于建筑艺术中。2001年06月,水绘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风景区占地约27万平方米,由水绘园、水明楼古建筑群、中国如皋长寿博物馆、中国如皋盆景园(古澹园)等组成。每一处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p> <p class="ql-block">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扬州府泰州如皋人,明末四公子之一。他少时聪慧,十岁能文,董其昌为其十四岁诗作序“方之王勃”。成年后,恣游大江南北,与文人广泛结交,著作颇丰。《影梅庵忆语》回忆了他与董小宛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在这片土地上,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让水绘园成为“第一情侣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皋冒氏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嫡孙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后人。至元二十一年(1284)八月,脱欢受封镇南王守扬州,扬州辖泰州,泰州辖如皋。脱欢后代遵明太祖朱元璋禁蒙古姓氏诏,取成吉思汗家族蒙姓发音“勃儿只斤”谐音姓“冒”,从此如皋有“冒”姓,冒姓是全国冒姓的发源地。</span></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临水而筑,以水为贵,秀雅别致。有着苏州园林般精致,典雅、端庄、秀丽,是苏中的“小江南”。这里更因为冒辟疆和小董姑娘的爱情故事,成为一座文化名园和一座爱情名园,不显山露水的千年古城如皋,是因了水绘园而声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楼台楼阁倒影在曲水中被揉碎又拼合,恍惚间竟分不清哪边是实景,哪边是幻象。这种"水包园,园含水"的格局,倒真应了冒襄那句“天地文章,水绘而已。”</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大门,数十步就是一座平缓的拱形石桥,名为“逸桥”。桥下是如皋古城的护城河,站在桥上朝北眺望,树木掩映下隐约可见一道砖砌拱门,那是如皋古城“东水关遗址”▽</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水绘园的重要景观之一,连接着园内的主要景点。逸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文人的隐逸生活,桥身采用拱形结构,显得古朴典雅。桥边立有一尊汉白玉雕像,基座上刻有“冒巢民先生”五个楷字,纪念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辟疆。▽</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遗址位于如皋水绘园风景区内,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为砖石结构。该水关由砖砌拱形涵洞沟通内外城河,洞底以杉木排桩覆城砖铺就,洞口有安装木栅栏的枢槽,仍然保留着明代涵洞的建筑技艺。它曾经是如皋城联系东南地区的门户,在运输、排涝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东水关整修一新。迄止同治年间,先后又曾整修五次,1946年再次修补。▽</p> <p class="ql-block">水关遗址明代建筑特色明显,是当今如皋古城唯一遗存,原貌保留完好。是水绘园景区内重要景点。200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从诞生之初,便与日后园林的主人冒襄一样,洋溢浓浓的爱国情缘。</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为防倭寇侵扰,如皋加固城墙,新辟四门,又修东、西两水关。东水关现高8米,长21.9米,宽17.1米。内有东西走向涵洞,顶尖身大,呈莲瓣形,高6.65米,宽3.8米,进深7.1米。洞上有一方青石额,上书“东水关”。东水关上的城砖,磨磨损损,坑坑洼洼,仿佛历史的眼睛,墙体内嵌有的碑刻《平倭始末记》——记载着如皋人抗击倭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壹默斋几个大字挂在正上方,下方对联“静似太古初无竞,动犹太极示流行”,左右四幅条屏,这里见证着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叹爱情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壹默斋,这里曾是当年冒辟疆的会客场所。明末时,冒辟疆在金陵积极参加复社,后来成为复社的中坚人物。▽</p> <p class="ql-block">壹墨斋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硬山顶和清水墙,屋脊上饰有梅、兰、竹、菊四种象征君子节操的泥塑。这些建筑元素不仅体现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天然特性,还展示了古代园林设计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壹墨斋的前身是冒氏祠堂的旧构,后经复建成为水绘园中的主体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如皋地方的传统建筑技艺,使得这些建筑得以保存并传承。壹墨斋是冒辟疆与文人、好友雅集之所,▽</p> <p class="ql-block">赏景最佳处还是壹默斋后的月台处,悬霤峰自东边穿水而出,山脚是悬霤山房,山腰是湘中阁;悬霤峰对面有镜阁,秀美隽逸,北部有波烟 玉亭、小三吾亭点缀成趣,西北隅更有石纹如织的涩浪坡与悬霤峰相映成画。▽</p> <p class="ql-block">悬霤峰下稍折而北,有波烟玉亭,亭名取自唐代诗人李贺“月漉漉,波烟玉”。冒辟疆曾忆述:“ 董小宛每诵此三字,则反复回环,日月之精神光景尽于斯矣。人以身入波烟世界之下,眼如横波,气如湘烟,体如白玉,人如月矣”,于是在此建亭以寄托怀念董小宛之情。▽</p> <p class="ql-block">水绘园的水上亭是镜阁。镜阁位于月池西岸,架水而设,与悬溜峰众景点隔池相对,以小石桥连通岸边。镜阁虽名为“阁”,实则为亭,设上下二层,但不能攀登。一层四面设圆洞门和美人靠,二层四面开圆窗,远看似月如镜,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体。若逢水位高涨,镜阁则如浮水上。▽</p> <p class="ql-block">镜阁位于湖心岛,四面环水,与绿色植物相映成趣。这里是宁静而美丽的角落,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冒辟疆和董小宛曾在此享受美好时光,或品茶聊天。如今,亭子依旧静静矗立。▽</p> <p class="ql-block">△最妙是镜阁,—座四面环水的琉璃小筑。推窗可见游鱼吞食落花,据说当年董小宛常在此梳妆,铜镜里同时映着粉黛与云霞。</p> <p class="ql-block">董小宛(1624-1651)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名白,字青莲,小宛是她的艺名。小宛年幼时家境尚佳,后来父亡母病,家道中落,15岁入籍卖笑为生。因漂亮聪慧,琴棋书画俱佳,不久芳名大振,推为秦淮八艳,与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等名妓齐名。她与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姻缘曲折缠绵、可歌可泣,如“梁祝”故事一样千古传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小宛真照》画家:恽寿平(1633年-1690年),字寿平,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洗钵池命名由来: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幼年曾随父亲来到如皋,在寺里读书,常在池中洗钵,因而得名洗钵池。</p><p class="ql-block">洗钵池与宋代文学家曾巩有着密切的联系,曾巩的三弟曾肇幼年随父亲在如皋读书,常在池中洗钵,后曾肇考中进士,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做了泰州知州,怀念在如皋读书的时光,特镌刻“隐玉斋”三字石碑置于此。▽</p> <p class="ql-block">九狮图假山建于1916年,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由邑人吴少萱于1916年收集水绘园散失之太湖石堆垒而成,是三明堂前的*障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障景,也称为“抑景”,是一种在园林设计中常用的造景手法,主要用于通过设置屏障来引导视线和空间,从而增强园林的层次感和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洗钵池对岸就是水明楼建筑群,水明楼取自杜甫“残夜水明楼”之意。楼影倒映于洗钵池上,如水绘影,映照不胜贴切。</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位于江苏省如皋市水绘园风景区内,为原如皋县城墙。原城墙已拆除,仅存东水关。2006年6月5日,如皋城东水关遗址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盆景园东门出来,或者从童趣园出来,往水绘园风景区东门方向,这里是必经之路,过了原来的动物园猴山(假山),东边的高大山体,就是古城墙的遗存了。</p> <p class="ql-block">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纪念馆~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在《重修水绘园记》中赞誉它为“天下名园”。水绘园的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矩形,分为左、中、右三轴。园内的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如皋频江临海、水网纵横的地理特点,以水为带,串联起一座座亭台楼阁。这种独特的布局方式,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既开阔又幽深,充满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天然特性。▽</p> <p class="ql-block">古澹园~中国如皋盆景园始建于明朝末年,原名壶领园,清乾隆二十五年由郑板桥改名“古澹园”。园内珍藏大量“如派”精品盆景,有千年古柏盆景,有全世界最大的五针松盆景。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微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文史资料来自于景区介绍。</span></p> 如皋水绘园~“第一情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