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里的思文乌托邦

愚作成

巴渝茶话 <p class="ql-block">巴渝茶话录:烟火与文心的交响——市井里的文字乌托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乐山雾霭缭绕,嘉陵江碧波荡漾。在巴渝这片魔幻的土地上,坝坝茶的烟火与微群书院的文心,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交响,共同构筑起一个充满温度与力量的文字乌托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区一隅,公园长廊,阳光斜斜地洒在山城的街巷。黄角树下,蒲葵林中,几张竹凳随意摆放。茶客随到随叫,绿茶、花茶、普洱茶…,坝坝茶的江湖,便在茶香氤氲的龙门阵(吹咵咵)中悠然开篇。茶客们以纯粹的重庆方言,从油盐酱醋到家国天下一一有人感慨家乡日新月异的变迁,探讨时政民生,有人基于契约与规则的国际秩序,讨论世界时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并不讲究的坝坝茶,玻璃杯配以热水瓶,简单质朴,却承载着最真实的人间百态。茶客们谈天说地,从人生感悟到文艺探索,从生活趣事到社会热点,方言俚语间,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争论声、欢笑声、恰似嘉陵江的浪涛,热烈而奔放,又暗含着深沉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坝坝茶的茗香渐渐散去,微群书院同仁们的交流,似乎意犹未尽。曾经的“公民大学”“读写世界”“写作研讨”群,经过岁月的沉淀,发展成为如今的微群书院,这里是文字爱好者的精神乐土和家园。群主兼主编的西文就是这个乐园的守护者(既要忙于自己书稿习作的校对付梓)又夜以继日,劳神费心,在电脑屏幕前,逐字逐句地审阅每一篇来稿。从剖析社会现象的犀利评论,到描绘山城风情的优美散文,再到抒发人生感悟的动人诗歌,每一篇作品都在他的精心编辑下,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微群书院里卧虎藏龙。古谷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往事与索隐)(摊子口往事)在岁月变迁中的沧桑。高粱果以如椽巨笔,在长篇历史小说中重现家国过往风云,从抗战时期到49前后的改朝换代…黑土地上那段苍桑岁月,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如三Y头),在他笔下化作鲜活的人物与跌宕的情节;郑酋午、邓启金的政论时评,言辞犀利似匕首投枪,直击社会沉疴,从民生痛点到行业积弊,皆以敏锐视角剖析得鞭辟入里;奇异斋的短论诗文别具一格,或借巴渝风物抒怀,或就热点议题阐发哲思,字里行间既有文人雅韵,又含市井智慧,读来令人拍案。群里的写手们则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新锐的视角,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故事。大家在群里分享创作心得,交流思想观点,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里没有文人相轻,只有相互欣赏与鼓励,共同在文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坝坝茶与微群书院,看似一个在市井烟火中,一个在网络云端上,实则紧密相连,互为表里。坝坝茶为微群书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茶客们在闲聊中发现的生活细节、关注的社会问题,都成为了文字创作的养分。而微群书院则将这些来自生活的感悟,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升华,再反哺给生活,引发更多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文字乌托邦里,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它既可以是坝坝茶桌上的激烈争论,也可以是微群书院里的精心创作;既可以用来赞美生活中的美好,也能够针砭时弊、揭露问题。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文学,用文字表达着对生活的态度,传递着对家国的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渝大地上,坝坝茶的茶香依旧浓郁,微群书院的文字依然炽热。这个由烟火与文心交织而成的文字乌托邦,就像歌乐山上的青松,历经风雨而愈发苍翠;如同嘉陵江的流水,穿越岁月而奔腾不息。它见证着山城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也必将继续书写巴渝文化之精彩华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乌托邦既非褒义也非贬义词,中性词而已,“思文”者,思想文化者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4日</p> 巴渝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