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眼中的牛渝(4)

耿直牛哥

<p class="ql-block"> 前言 </p><p class="ql-block">工作高调,为人低调,这是我一生为人处事的风格。40岁以后我的休息日节假日大多用在了加班和写作上去了,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先后将自己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心得和感悟,自己计设编辑汇集成了《昨天的记录》《质监情》《牛语谷》三册文集,记录了我退休前的生活。许多领导及朋友叫我公开发行,新闻界的朋友也积极支持,我想我不具著书立著之人,而且公开文集中许多领导和媒体对我高度肯定性的评价也不是我的风格。编印的文集也只是送送亲人朋友文友而已,我曾经说过对一个人的评价应由时间和历史来验证。现已退休几年了,我重阅他们的文字真让我有些感动,我真是这样的人吗?我真是你们文章描述的那样吗?其实,他们描述的有些情节和细节早已忘记了。退休后,我仍然在自媒体笔耕不断,谈自己谈人生。我想都这个年龄段了,不能独享他人的付出,还是选摘几篇媒体人多年前对我的评说吧。有几篇是我当时不准他们公开发表只收藏于我文集的文章。(文中我已修改用化名:牛渝)</p><p class="ql-block"> 文如其人之牛渝(化名)</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与牛渝认识多年,但并未正而八经吃过一顿饭,之所以珍惜着十年来的友谊,完全是他文如其人、文行融一的人品所致,可以说,我与牛余是以文会友、君子之交。</p><p class="ql-block">文品人品。牛渝出生于教育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催生了他繁忙工作之余遨游在书海案头、耕耘于字里行间。这些年,他创作和发表了逾100篇散文、诗歌及政论性文章。所写的"父亲"、"绿色情结"、"酒是一片情"、"静中的鲜花很美丽"等散文朴素无华、文笔清新、感情丰富、耐人寻味……常说文品即人品,牛渝为人质朴,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说话简洁、不拐弯抹角,偶尔他安排聚会只说"来不来自己决定",从不勉强有时朋友找他帮忙,能办到的他总是积极努力,不能办到的他直白回绝"老兄能力有限,帮不上忙!"从不"假打";牛渝工作很高调,为人却很低调、淡定,正如其诗中写道"重庆质监的飞跃是智慧与汗水的奉献,牛人牛渝愿以牛气牛劲埋头苦干",因而他无论是在万盛、大渡口还是巴南质监主政期间工作成绩都很显著,但当评他当先进或是报道局里先进事迹时,他总是再三推辞,要求记者不提及个人"事情是大家干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文""行"融一。牛渝写作发表了大量的诸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论品牌战略与国际市场开拓"、"对技术监督体制及管理工作的探讨"、"浅谈质监文化宣传的途径和载体"等政论性、管理类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他写的理论文章既是对实践的理性概括,也是付诸于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有机地把其探索创新思想融汇贯通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万盛任局长时,他针对落后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写出了"努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万盛经济发展发挥质监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一文,并按照此思路加大监管力度、实施专项整治、强化队伍建设等,使万盛局工作局面大开,甩掉了长期落后的帽子,多家媒体予以了报道;调任大渡口任局长时,他撰了"抓好质量兴区工作是质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等多篇文章,积极推进大渡口"质量兴区"战略,取得了该区获全国质量兴区先进区等优异成绩,使"一个行政小区成为品牌大区";去年牛渝再次出任巴南质监局长,结合行业文化建设写了"浅谈质监文化宣传的途径和载体"等思考性文章,并用于指导本局文化建设,通过努力其质监文化渐成特色,被定为全国质监文化建设示范点。</p><p class="ql-block">"文""情"并茂。牛渝的很多散文、诗歌都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褒贬、社会问题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关爱。他在"领悟感恩"一文中说道"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奉献与付出、一种爱与情、一种责任与义务……行文即言志,牛渝就是一个寄情于文,自觉把文中的情怀释放到现实生活里,把爱与情、责任与义务化为行动的人,真谓"文""情"并茂呀!</p><p class="ql-block"> 《重庆发展》副主编马建华写于2013年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