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专家江涵之谈:“两宋时期的古玩文化”

江涵之北京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在古玩文化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两宋时期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文化艺术达到鼎盛,古玩文化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作为一名专注于古玩研究多年的专家,我想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两宋时期古玩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城市商业蓬勃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古玩文化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王公贵族到普通文人雅士,对古玩的收藏与鉴赏热情空前高涨,古玩交易市场也日益活跃,各种古玩店铺林立,交易频繁。</p><p class="ql-block">在两宋古玩品类中,瓷器成就斐然。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江南北名窑辈出,如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各具特色。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雨过天青色”闻名于世,釉色温润如玉,造型简约典雅,体现了宋人对自然、含蓄之美的追求。官窑瓷器制作工艺精湛,胎质细腻,釉色纯净,多为宫廷御用,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哥窑瓷器则以其独特的开片纹理为世人称道,“金丝铁线”的开片效果,为瓷器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钧窑瓷器以其神奇的窑变现象著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色彩斑斓,变化万千。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胎薄质细,釉色洁白,装饰技法丰富多样,如刻花、印花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除了五大名窑,宋代还有众多民窑,如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它们生产的瓷器各具风格,满足了不同阶层人们的需求。</p><p class="ql-block">宋代玉器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玉器在继承前代工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实和绘画性,完成了由唐玉偏重工艺性、雕塑性向宋玉偏重绘画性、艺术性的转变。宋代玉器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有浓厚的绘画趣味。皇家用玉不减前朝,衣有玉束带、玉佩,车有玉辂,乐有玉磬,祀有玉圭、玉册等。内廷设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诸国进贡。</p><p class="ql-block">书画在两宋古玩文化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宋代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宋徽宗赵佶不仅是一位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瘦金体”独具特色,绘画作品如《瑞鹤图》《芙蓉锦鸡图》等,意境优美,技法精湛,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的作品也备受推崇,他们强调笔墨情趣和文人意趣,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先河。宋代书法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各具风格,或豪放洒脱,或飘逸流畅,或严谨端庄,展现了宋代书法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两宋时期的古玩文化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它是中国古玩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对后世古玩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当我们欣赏和研究两宋时期的古玩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与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