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中专实习队第十周实习小记:时光淬炼,向新而行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时光里的沉淀,是用热爱浇灌希望的旅程。在信州中专的第十周实习时光,我们在课堂内外深耕细作,在假期关怀中传递温度,以笃行之姿奔赴成长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题记</p> 一、前言:谷雨时节的成长序章 <p class="ql-block">  沐一抹夏日的柔光,怀一腔对知识的热忱,我们踏上了在信州中专实习的修行之旅。不经意间,实习生活已悄然走到第十周。回首这段时光,每一步都承载着成长与思索。 </p><p class="ql-block"> 职业教育,是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点亮前行道路的灯塔。它是用匠心培育技能之花,用智慧开启职业之门,以专业赋能未来,用坚守铸就梦想。在信州中专的实习中,我们成为职业教育的践行者,以探索的姿态拓展专业的边界,让知识的田野绽放出绚烂的职业之光。</p> 二、课堂实践:从聆听者到引路人的角色进阶 <p class="ql-block">(一)听课:多维课堂中的教学洞察</p><p class="ql-block"> 听课是实习生快速汲取教学经验的“捷径”,在信州中专的课堂观摩中,我们于多元学科里捕捉教育智慧,为自身教学积累“方法论库存”。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教学视角的拓展,我们在观察中思考“为何这样教”,在对比中提炼“怎样教更好”,这些鲜活的课堂案例,正悄然转化为我们教学设计的灵感源泉。</p> <p class="ql-block">(二)授课:初登讲台的突破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每一堂新课的呈现,都是实习生们日夜打磨的“教学答卷”。从选课、备课到磨课,大家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个教学环节。同时,为确保课堂效果,我们还会进行“试讲”——在空教室对着桌椅演练板书走位,用手机录制授课视频逐帧复盘语言节奏,甚至邀请其他实习生扮演“学生”,提前预判课堂突发情况。课后的交流反思,也成为我们快速成长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从课前的“精益求精”到课后的“三省吾身”,我们在实践中理解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每一次授课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双向奔赴。那些在备课中熬过的夜、在讲台上出过的汗、在反思中流下的笔尖痕迹,都在悄然重塑我们对“教师”二字的认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成为那个“点火者”。</p> 三、作业批改:笔尖上的育人温度 <p class="ql-block">  批改作业时,我们用红笔圈出知识盲区,用蓝笔写下改进建议,更用彩笔点亮创意火花。每一道批注都是无声的对话,让作业成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p> 四、例会交流:思维碰撞中的经验升级 <p class="ql-block">  例会中,实习生分享教学心得,如用积分竞答提升课堂互动、以角色互换激发学习主动性。众人围绕“理论课注意力维持”等问题研讨,提出嵌入短平快实践、结合岗位案例等思路。指导老师点评指出,互动设计需紧扣职业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应贴近真实工作场景,为后续教学改进点明方向。同时,对于我们实习期间应该完成的任务,张老师也进行了督促和指导。</p> 五、结尾与展望:以初心致未来 <p class="ql-block">  第十周的实习,我们在三尺讲台上见证学生的蜕变,在字里行间传递教育的温度,更在假期关怀中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时光不语,却让每一份努力都有了回响——从初上课时的紧张到如今的从容,从理论知识的生硬套用至实践教学的灵活变通,我们正一步步向"有温度、有专业、有情怀"的职业教育者靠近。 </p><p class="ql-block"> 展望后半段实习生活,我们将继续以匠心打磨教学技能,以真心倾听学生需求,在信州中专的热土上深耕细作,静待花开。愿我们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如校园里的桂花树般,向下扎根汲取养分,向上生长散发芬芳。</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史春连</p><p class="ql-block">审核老师:张金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