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郁郁不得志的皇帝决定效仿他的养父高宗赵构,将帝位禅让给自己的第三个儿子,皇太子恭王赵惇,是为宋光宗。按宋会典,藩王御极后,原封地升格为府,于是恭州被命名为重庆府。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据说是皇帝为纪念“封王”与“登基”这两件喜事——“双重喜庆”。重庆曾用过渝州这个名字,因此现在重庆的简称就是渝。</p> <p class="ql-block">历来南朝所恃者惟有长江天堑,而从江南正面进攻,显然会受制于江南沟壑纵横的地理形态。因此北朝一般会首先攻占长江中游的荆襄或上游的川蜀;而南朝也是力争上游,拼命全据长江。特别是在南宋末年,西川迭遭兵燹,成都残破,于是重庆成为西南最重要的支撑要点,事实上,重庆的钓鱼城也是中华大地上唯一没被蒙古铁骑攻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而这一切当然都离不开重庆的山。</p> 乌江画廊 <p class="ql-block">重庆到处是山,但大家心心念的却是武隆。当然去武隆顺便还应该去去仙女山,毕竟那是专门为旅游修了跑道的地方。看着过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作为司机的我,却有着一颗俗不可耐、旅游打卡的心,于是决定绕一点路,去趟乌江画廊。</p> <p class="ql-block">其实作为贵州的“母亲江”,乌江绝大部分是在贵州境内,如果你跟百度地图说要去乌江画廊,人家也是要把你指使到黔西去的。好在乌江是在重庆汇入长江的,因此乌江画廊也有一段在涪陵,所以说顺路瞅瞅就变得理所当然。来都来了!</p> <p class="ql-block">重庆方面为了这半拉子画廊设了五个观景台,我们去的时候台子还是在的,可是已经相当破败,除了厕所还正常营业,别的店铺无一开门。看网上的介绍,以前好像还有游轮可以下去,但好在现在没了,正适合现在我纯打卡的意思表达。当然这里对停车很友好,横着都没事。</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们只去了赤壁观景台和鹦哥峡观景台,其他三处估摸着也大同小异。至于乌江沿岸的壁赤在哪里,又哪里形似鹦哥的嘴,我是一点没看出来。如果你去过三峡,这里的景致也就那么回事,特别是还要走那又破又窄又险还在不停装修的公路😢😢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隧道,嗯,怎么说呢?嗯,周口店~</p> 仙女山 <p class="ql-block">如果你经常关注货运司机的短视频,就知道那句行话:宁走鬼门关,不走云贵川。看着百度推荐的上山之路中有提示“会车困难”,我就选择了一条省道多一些的路,没想到小度……😓😓</p> <p class="ql-block">其实当我第一次错过上山那很隐蔽的路口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而且随着高度的不断抬升,那种上了贼船的感觉就愈发强烈!坡度30基本上就是常态,路面嘛,勉强能并行两辆长安奥拓,但最令人头皮发麻的是似乎无休无止地180度掉头的之字向上。</p><p class="ql-block">看过重庆那一条让人闻风丧胆的令牌石的视频吧,现在这条也就是车少点!此时我完全的注意力就在别掉到马路牙子外面去,要是真陷进去,那可真完犊子了!想必那坐在副驾驶、全程身体紧绷的美女一定也感同身受吧~~😭😭</p> <p class="ql-block">唯一令人稍觉安心的是我的后面总有车跟着,这让我至少觉得没走错(或者不会一个人走错🤣🤣)就在离目的地三分之一的时候,一个貌似比我年长的修路工🚧救了我们,</p><p class="ql-block">“前面修路,你们走大路吧!”</p><p class="ql-block">您早说呀!</p><p class="ql-block">这时我才发现,跟在我后面的车掉起头来,可比我利索多了!</p> <p class="ql-block">嘿嘿,接下来的大路毫无难度,没几下就到公园大门了。我们下榻的宾馆,不对,酒店就坐落在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居然房费还不包括这个公园的门票!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房间面对的就是绿油油的大草地,上山时飙升的血压,此时终于平复了下来。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马在不停地吃着草,一刻不停,难道它们永远吃不饱吗?</p> <p class="ql-block">从我住的壹号楼出来向右走100多米就有一个酒店住客专有的VIP通道,可以进入这里的核心景区,也就是仙女山大草原。不愧是南方啊,我想现在的科尔沁还都是一片黄色吧!今天天气有点阴阴的,据说晚上还要下雨,所以这个时候逛草原,是最适合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草原上的人还是挺多的,散步的,拍照的,放风筝的,只是由于草原足够大,所以显得人群还是稀落落。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草原的主角是一头羊驼,各色穿着时髦的美女争相与它合影。羊驼的名字好像叫富贵儿,但相较于美女在旁,它更感兴趣的是地上的青草,见缝插针地就要啃上两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过它pose还是摆的很配合,这就叫专业!</p> <p class="ql-block">草原的一隅,也许是东北角,是这里的商业区,有园区经营的商业店铺。按理说这么闲暇的时候应该在草地上散散步的,可是旅游就要有个旅游的样子,到点打卡,拍完即走~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点,直奔小火车站,我们要去看看那最美的公路!为啥公路要坐火车?</p> <p class="ql-block">果然,小火车没有轨道,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电瓶车,至于说那宣传片里的最美公路,俺一粗人,实在看不出美在哪里。倒是每人25块的车费,以及需要实名登记的仪式感,让我心生敬畏,当然我更多地是惦念着那富贵儿,心中满是草泥马~</p><p class="ql-block">急乞忙慌地回到酒店准备吃饭,居然发现智能马桶不能出水,维修师傅说是前几天被雷劈了😱😱咱不带这样欺负乡下人的好伐?</p> <p class="ql-block">转过天来,天上淅淅沥沥开始下起了雨。我4点不到就起来了,短衣短袖的在外面走了一圈。当我打着伞站在楼边的停车场,看着远处没开发的山沟的时候,来投宿的人一定会觉得我是深井冰,其实连我自己都这么觉得~</p> 天坑地缝 <p class="ql-block">在计划行程的时候,一直千方百计的想避开雨天,但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最终还是赶上下雨天去看天坑和地缝。按照酒店的说法,是直接可以开车去景区的,但是雨越下越大,更何况昨天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退,因此还是决定开车去旅客中心,再转乘景区大巴。</p> <p class="ql-block">所谓天坑,据说是一个中国专家的命名方法,是指四周峭壁林立的谷地。其实本来我还以为是陨石砸出来的呢😅😅当然地缝的意思就直白得多,毕竟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几次恨不得要钻的~~</p><p class="ql-block">披挂整齐后,我们坐电梯下到谷底,正式开启了3.5公里的天坑之旅。</p> <p class="ql-block">其实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在武隆这一片,叫天坑和地缝的地方的确很多,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去拜访的天生三桥和龙水峡地缝。所谓天生三桥,就是天然形成的、连接两座山峰的三个大桥洞。如果你在三峡坐着游船,通过横跨其上的大桥时,就能确切地理解三桥这个意思。这里三桥分别叫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看上面那个黄颜色的地方像不像一个人像?我觉得就有点像古巴的那个游击英雄格瓦拉~)</p> <p class="ql-block">下雨天的好处就是使山中有很多雾气,显得仙气腾腾,但是不好的地方自然就是我们打着雨伞,穿着雨披,实在很难拍照。谷地的路是精心修整过的,有茂密的植被,而且小心翼翼地与落石区拉开距离。</p> <p class="ql-block">其实三座天生桥大同小异。我觉得最高大漂亮呢,还是天龙桥,当然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而青龙桥的样子从远处看有点像一把青龙偃月刀;至于黑龙桥嘛?我觉得就是个黑,哈哈哈,因为它的纵深比较长嘛,光线比较暗。</p> <p class="ql-block">天生三桥还是一些电影的取景地。比如机甲战士啥的还保留了几个。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天福驿站。天福驿站最早建于唐高祖李渊的显德二年,建在这么险要的地方,显然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的。当然,现在这个驿站是新建的。这个驿站现在这么出名,是因为那部叫什么《黄金甲》的片子给它带火的。</p> <p class="ql-block">而龙水峡地缝是属于另外一个景区,两者都位于一个叫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内。出得天坑或者叫天生三桥,有专门的接驳车前往龙水峡地缝。进入景区,马上就要钻进一个很长的地洞,由于雨势越来越大,这个大地洞正是我们所急需的。</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最能体现地缝的照片就是这张了,你看那黑漆漆的缝隙有没有一种恐怖的感觉?还有那落下,却被两侧岩壁夹住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是要顺着这条栈道一直走到地下去。其实在这里有专门的摄像师,据说照片的费用是含在门票里了,但是我看大多数人都不大相信,毕竟这个年头,谁知道有什么你想不到的隐形消费呢?</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由于下雨的原因,今天地缝里的水势也很不错,你看这道瀑布,估计平常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大。既然是地缝,显然就不能直接走在里面,游客走的是在两侧岩壁上凿出的栈道。由于山势变换,人们有时不得不猫着身子以躲避岩石,不过我还是昏头昏脑地撞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天坑地缝皆是喀斯特地貌,当然少不了钟乳石。这样的岩壁和落石堆积在这里随处可见。地缝的长度大致也有3公里多,但景致和天坑大差不差。而且所过之处居然还有一座天生桥,叫什么小天龙桥,当然就是要比那座大的小很多了,不过看完了那三座大的,再看它就有点审美疲劳了。</p> <p class="ql-block">回市区的时候,雨已经变成大雨了,好在回程八成是在高速上,不用像来时那么费劲,不过在大雨天飚100公里的时速,也着实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好在雨大路上没什么车。说句老实话,我从没像现在这么喜欢高速上的隧道,没雨呀!</p> 南山老君洞 <p class="ql-block">老实说,一开始去武隆还以为要爬爬山呢,谁知道山倒是爬了,可是费的是轮子不是腿。于是我们决定在市区附近正经爬一下,那么这旁边现成的就是南山喽。听说我们要去南山的老君洞,岁数不见得比我大的出租司机摇摇头:“你们年轻人还可以,我就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老君洞并不是武隆那样的喀斯特岩洞,而是在山顶上的一座道观,大约是取道家“福地洞天”的意思。这座道观据说最早建于唐代,到了明成化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名太极宫,号称川东第一观。里面的东道自然是三清教主太上老君,因此大家叫它老君洞也就不足为奇了。</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中规中矩,多是石板搭成。到得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太极宫宏伟的正门。同行的妹妹指出道家喜用红色,而佛家常用黄色,想想的确如此。只是自入宫门开始,台阶变得陡了起来,看看观里现在的道士那小身板,的确有因地制宜之感。</p> <p class="ql-block">自从出了武隆以来,重庆的天气瞬间晴朗了起来,今天已经到了30多度,好在南山里多是参天大树,倒也不觉得炎热。老君洞的各处殿阁依山而建,之字型的石板路旁,多是一些道家典故,无非是劝人修行,即日飞升之意。</p> <p class="ql-block">道教的神仙系统以繁复混乱著称,因此这里供奉的也是大而全的。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那是有的;横跨佛道两界的观世音、道名慈航的也是有的;吕洞宾吕祖那是必须有的;财神爷赵公明也是必须有的;而且为了满足广大考生群体,连魁星踢斗都是有的。当然在他们上面,也就是玉皇楼里供奉的是玉皇大帝。</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也是有求签问卜的业务,我被撺掇的也去摇上一把,签上只有号码,要去换签辞,虽然摇签是免费的,换辞却不是。整个店里,哦,殿里此起彼伏的都是美女“支付宝到账10元”的欢快声音。签辞写得很浅显,不过既然有道长解签就去排一下队吧!来都来了!</p> <p class="ql-block">“问什么?”</p><p class="ql-block">“姻缘。”</p><p class="ql-block">“有朋友了吗?”</p><p class="ql-block">“有。”</p><p class="ql-block">“那就好好处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本来是想上玉皇楼的,但忽然一阵饥肠辘辘,看到旁边不远就有素斋堂,于是一腔向道之心化为一片食欲!不过这里的素斋套餐实在不敢恭维,恐怕要想吃的稍好,还是得点小灶。</p> <p class="ql-block">不过虽然吃的不怎么样,从旁边的平台上向市区望去却有很不错的视角,从明代的道观眺望现代的城市,有一种独特的穿越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