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们: </p><p class="ql-block"> 节日好!假日的时光总是匆匆而逝,快乐的“五一”小长假即将收官,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调整身心状态,适应上学节奏,学校为家长提供以下温馨提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息调整</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是有惯性的,假期中我们出行出游,作息打乱了。假期要结束了,如果不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势必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状态。这两天,请家长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调整作息,尽可能按照上学的作息时间生活,让孩子慢慢找回到上学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健康饮食</p><p class="ql-block"> 注意饮食调整。节日里大吃大喝,或者品尝各种美食小吃,着实满足。但是天天这么吃,肠胃会受不了。这两天也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倡导清淡饮食,减少零食快餐的摄入,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减轻肠胃负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接纳情绪</p><p class="ql-block"> 假期即将结束,有些孩子可能出现“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如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家长要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它们的出现是合理的,是生活节奏变化带来的暂时不适应。成年人也有“节后综合症”,可以和孩子聊聊你自己的心情,同感孩子的情绪。向孩子示弱,你比爸爸妈妈调整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积极引导</p><p class="ql-block"> 家长以身作则,在最后两天,减少娱乐和电子产品使用,带着孩子做一点家务,或者完成假期需要做的各项作业,做好上学准备。鼓励孩子与老师、同学联系,引导孩子回顾快乐的学校生活,让他们对返校上学有积极的预期。陪着孩子做运动、看书、做手工等,用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分散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校沟通</p><p class="ql-block"> 保持顺畅的家校沟通,有情况及时交流。如有特殊情况,孩子无法按时返校上学,请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小长假期间如果出现了亲子沟通不良、孩子情绪不佳、行为不良等情况,可与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心理老师等联系,共同商讨应对之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善用资源</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在假期前后出现了严重的情绪、行为或其他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家也可以积极利用以下资源,获得支持。</p><p class="ql-block"> 全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原名“12355”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是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以“倾听心声、维护权益,专业服务、关爱成长”为宗旨,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各市(区)“12356”心理援助热线。“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组建的专业团队值守,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p> <p class="ql-block"> 供图:杨琨</p><p class="ql-block"> 供稿:杨琨</p><p class="ql-block"> 审核:丁立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