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伊西丝神庙建立在阿斯旺诸岛中的菲莱岛上,又称“菲莱神庙”。伊西丝神庙是托勒密二世费拉迪弗新(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64年在位)在古法老神庙的废墟上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祭司女神伊西丝。</p><p class="ql-block"> 是现在保存较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p><p class="ql-block"> 本来应该于4月10日赶到阿布辛贝勒的,却因为关卡的警察临时改变过关时间,导致我们在阿斯旺又住了一夜,于凌晨两点出发去阿布辛贝勒。</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 皓月当空。</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撒哈拉沙漠,美得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早上八点,赶到了我们没有住上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阿布辛贝勒石窟寺(Abu Simbel Temples),亦称阿布辛贝勒神庙,古埃及规模最大的岩窟庙建筑,位于埃及最南端的阿斯旺,是阿斯旺的旅游重点,为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约前1304~前1237在位)所建,也是新帝国的法老王时代最受保护的遗迹。阿布辛贝勒石窟寺,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阿布辛贝勒石窟寺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天文、星象、地理学知识,神庙内部结构复杂,大庙(主庙)奉祀赖神,庙内分3个大厅,深入峭壁达56米。小庙则奉祀哈托尔,庙前有4尊国王立像和2尊王后涅菲尔提里像,造像较小,但王后姿态美丽动人。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知识,按照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被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p><p class="ql-block"> 30多年前,当阿斯旺大坝开始动工修建、它面临着永沉湖底的厄运时,它的价值才为世人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发出拯救努比亚的呼吁,51个国家作出了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募捐,派出当今国际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人员,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测算手段,将阿布辛贝勒神庙原样向上移位60米,以确保神庙不会被水淹没。尽管煞费心机,竭尽一切努力,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错位而挪后了一天。</p> <p class="ql-block">老瀑布酒店下午茶</p><p class="ql-block"> 名称与位置:老瀑布酒店(Old Cataract Hotel)位于埃及阿斯旺市,坐落在尼罗河畔,毗邻努比亚沙漠,享有尼罗河最美河段的景观。</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酒店建在粉红色花岗岩上,融合埃及与欧洲古典风格,分为历史悠久的“旧翼”和现代风格的“新翼”,客房均设露台可俯瞰河景。</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传奇地位</p><p class="ql-block">建造与更名:始建于1899年,最初为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的冬季行宫,2011年改造后更名为“Sofitel Legend Old Cataract Aswan Hotel”,成为全球仅6家的索菲特传奇系列成员。</p><p class="ql-block">名人关联:</p><p class="ql-block">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查尔斯王子、戴安娜王妃等政要曾下榻,酒店保留名人套房及1902年命名的餐厅(纪念丘吉尔到访)。</p><p class="ql-block">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此创作《尼罗河上的惨案》,酒店成为小说及同名电影的灵感来源与取景地。</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与体验亮点</p><p class="ql-block"> 文学与影视地标:酒店走廊设有名人墙,阿加莎粉丝常来“朝圣”,1978年电影经典场景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特色服务:提供尼罗河落日下午茶(约100元人民币入场券)、1902餐厅交响乐演奏,人均消费200-400元,性价比极高。</p><p class="ql-block">总结:老瀑布酒店是埃及殖民时期历史的活化石,兼具奢华服务与文化沉浸感,其名人轶事与文学渊源使其成为全球旅行者心中的“必打卡”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4月12日 </p><p class="ql-block"> 在埃及阿斯旺的一个古老的采石场,有一个未完成的方尖碑,方尖碑(obelisk),是古埃及的杰作之一,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其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未完成的方尖碑是已知的古代方尖碑中最大的一座。它位于埃及阿斯旺的古代石材采石场的北部地区。据说制造这个方尖碑是由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下令的。就其尺寸而言,这个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埃及曾经建造的最大的方尖碑。如果它被完成,方尖碑的高度可能达到41.8米,重约1200吨。</p><p class="ql-block"> 这个方尖碑未完成的原因竟是石碑上有裂痕。</p><p class="ql-block"> 在现场,可以看到巨大的巨石上正在雕凿的方尖碑,那一个个像勺子挖冰淇淋的痕迹,总有一种古代文明被我们的认知所局限而忽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历史,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乘船去努比亚村的路上,小家伙们不知什么时候就攀附在我们的船上,并唱起了歌。</p><p class="ql-block"> 他们只是想要几颗糖或者几块钱,而我们能给予的,也只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这些孩子的未来,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尼罗河上的狂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埃及古城阿斯旺镇尼罗河西岸的大象岛,有两个努比亚聚居的村庄,分别是西欧村(Siou)和扣媞村(Koti),这两个村庄由一条人行道相连,人们习惯上将它们统称为努比亚村。村庄一面靠近尼罗河,其他三面都被沙漠包围着,吸引眼球的就是颜色十分鲜艳的房屋,拱形的屋顶,骆驼在村间小路上穿行,恍如闯入“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游玩半天之后回到游轮上,才打开房门就被惊艳到:一只精心叠制的鳄鱼卧在床上,哇哦,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 康翁波神庙(Temple of Kom Ombo)是鳄鱼神Sobek的祭祀中心,神庙原址是尼罗河畔的古城帕塞白克,古城遗址早已无处可寻。在亚斯文北方20多公里处,尼罗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建造于托勒密王朝。康翁波神庙提供独特的双神崇拜体验,游客可漫步于同时供奉鹰神荷鲁斯与鳄鱼神索贝克的古老神殿,探索精美的壁画与建筑遗迹,感受古埃及神话与历史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 康翁波(Kom Ombo)在古埃及语中意为“金城”。和别的神庙一样,它也有高大的石柱和因残破而显得苍凉的庙殿,但与众不同的是,同时供奉着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因此康翁波神庙又被称为“双神殿”。</p><p class="ql-block"> 特色 这个神庙与众不同之处是一座同时祭奉老鹰神荷鲁斯以及鳄鱼神索贝克(Sobek)的双神庙。一条中轴线把它分成互相对称的两部分,各供奉一个神。它有两个大门。一个大门是专为鹰首神荷鲁斯(Haroeris)所建的,另一个是专为鳄鱼神(Sobek)所建。从进大门开始,会发现左、右两边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刻都自成体系,互不相干。康翁波神殿中,处处都有相关的鹰首神与鳄鱼神壁画。古埃及人相信鳄鱼是Sobek的活化身,它的神力很高,也是法老权威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鳄鱼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凶残、危险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亲切的保护者。当一位法老死去,祭司会下令制作鳄鱼木乃伊引导他到达冥界之神Osiris面前。古埃及的鳄鱼木乃伊数目有百万之巨。鹰首神Horus鹰首神Horus是埃及九大主神之一,在人间的地位至高无上,象征神圣的王权,历任法老都被看做“活着的Horus”。他的父亲Osiris被弟弟Seth所杀,在接下来的统治权争夺战中,年轻的Horus最终打败自己的叔叔Seth,获得了永久的统治权。他和妻子Hathor时常共同出现在法老的拜祭画面中。康翁波神庙最大特色就在於这边留有石头榫接痕迹、被奉为埃及建筑之神与医药之神的祭司印和阗(Imhotep)相关壁画,还有鳄鱼木乃伊等等。神庙後方并有一处刻有手术刀等医疗器具的相关壁画,据信是用来纪念被奉为埃及建筑之神与医药之神的祭司印和阗(Imhotep)。印和阗就是第四王朝时最早发想金字塔建筑理念并付之实现的祭司,对於制作木乃伊与医疗也相当有一套,电影「神鬼传奇」中那位死而复生、又勾搭上法老老婆的坏祭司,就是以印和阗为名,不过,他实际上是相当受到古埃及人敬重的一位祭司。</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前,是否也有个行者,在此矗立过?</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前,是否也有两只鸟儿,在此歇息过?</p> <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和温润月光也曾照亮了那些故人前行的背影,千年时光悠悠而过,依然美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 </p><p class="ql-block"> 丹德拉神庙(Dendera Temple)是古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庙之一,位于上埃及第六诺姆(省)首府丹德拉(今卢克索以北约60-70公里处),是供奉爱与美之神哈索尔(Hathor)的核心圣地。以下从多个维度介绍其核心特征:</p><p class="ql-block">1. 历史与建造背景</p><p class="ql-block">时间跨度: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托勒密王朝至罗马时期(公元前237年—公元2世纪),但遗址历史可追溯至中王国时期(如蒙图霍特普二世的小教堂)甚至更早。</p><p class="ql-block">扩建与修缮:由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多次扩建,托勒密王朝和罗马皇帝(如提比略、图拉真)增建了门廊、诞生殿等附属建筑。</p><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作为哈索尔女神的崇拜中心,象征爱情、生育、音乐与治愈力量,吸引大量朝圣者。</p><p class="ql-block">2. 建筑结构与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哈索尔神庙:24根巨柱支撑的多柱厅,柱顶四面雕刻哈索尔头像,象征生命哺育;天花板绘有星空与黄道十二宫浮雕(原版现藏卢浮宫,神庙内为复刻)。</p><p class="ql-block">地宫:禁地“至圣所”,仅大祭司可入,内有“丹德拉之光”鹰蛇雕刻及保存完好的象形文字。</p><p class="ql-block">天台:藏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图,用于新年仪式迎接太阳神拉。</p><p class="ql-block">装饰艺术:以“埃及蓝”壁画闻名,浮雕主题包括奥西里斯复活、荷鲁斯神话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母子像。</p><p class="ql-block">3. 宗教仪式与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荷阿克节:每年尼罗河泛滥季举行的复活仪式,持续18天,通过对称的浮雕与建筑布局体现生死循环。</p><p class="ql-block">天文与占星:黄道十二宫浮雕与天空之神努特的天象图,反映古埃及天文学成就,可能隐含来世审判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坐马车往返丹德拉神庙,不一样的体验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