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山岛,林屋古洞。

陈江

<p class="ql-block">西山林屋洞位于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洞口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仙府”、“灵威丈人得大禹素书处”等大字。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p><p class="ql-block">西山林屋洞,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娱乐活动。作为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林屋洞以其独特的洞内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幽深,石景丰富多样,如石室、龙床、银房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p> <p class="ql-block">林屋洞号称“天下第九洞天”,俗称龙洞,位于西山东则的镇夏村,是西山风景区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林屋洞出土过唐代的金龙、玉简、神像等道教文物。古人诗千赞:“一山飞峙太湖中,千娇深藏林洞”。</p> <p class="ql-block">林屋洞,景点面积18公顷,在洞天世界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为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其最为独特之处,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路平水静,人行其间,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虽有钟乳倒挂,但从整体看,则石板一块,有鬼斧神工之疑。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原有雨洞、丙洞、旸谷洞三洞会于一穴,因“文革”中开山采石,现仅存雨洞及旸谷洞两个洞口。洞中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鱼乳泉等石景。</p> <p class="ql-block">出洞登山,山石宛若牛羊,形似犀象,起伏蹲卧,各具神态,称十二生肖石,即所谓的“齐物古观”。曲岩、鳞岩,天成石罅,入地而生,蜿蜒起伏,若断若续。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村庄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胜景“林屋晚烟”。1996年在山顶建“驾浮”阁,高24米,八面三级,琉璃攒尖式,平台内设二层,陈列颂梅、赞梅的书画及摄影作品,为赏梅胜地。山周围遍植梅树,1997年开始吴县市人民政府在林屋洞景区举行吴县太湖梅花节活动,“林屋梅海”成为新的吴中一大胜景,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及梅文化活动基地。</p> <p class="ql-block">洞外原有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的灵佑观,又称神景宫,有宫廊百间环绕三殿,称百廊三殿,“文革”被毁。南宋李弥大罢平江知府后隐居于此,自号无碍居士,筑无碍庵,又名道隐园,清同治年间曾重修,“文革”时毁,1997年在景点出口处重建道隐园,供游人休息饮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