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 作者:仓库有余粮</p><p class="ql-block"> 一、大哥</p><p class="ql-block"> 想必50、60后都不会忘记“老三届”吧!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承受着一切天灾与人祸;是共和国的苦瓜,饱含着所有的苦与涩;历史的天空,飘着弥漫的烟雾。 一九六六年,举世瞩目的、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面内乱,红卫兵小将们破″四旧",立"新风",随后发展为″打、砸、抢",这场运动,长达十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外面下着小雨,我大哥柱着铁棒子,一瘸一拐的回到家,一进门可把妈妈吓坏了。原来“井岗山”和“大军”俩派发生了冲突。大哥是大军派的一个头头,正在县招待所开会,突然墙倒了,被压在里面,出来的时候还好,只是腿受了伤。爸爸一看非常生气,举手就要打大哥,妈说:“孩子的腿都这样了,你怎么忍心下手啊!”其实,爸爸他是即生气又心疼。他对大哥寄予厚望,在这次运动中,他俩只要一见面就辩论,有时在饭桌上争论的不可开交,爸爸支持”井岗山“派,而大哥站在“大军”的队伍里,他俩不在一条战线上。爸爸是怕大哥走错路线,而大哥有他自己的思想,谁也说服不了谁。</p> <p class="ql-block">大哥的学生时期,一帆风顺,文笔流畅,才干过人,同龄少有对手,学习优秀,身体高大,五官端正,深受同学老师的拥护爱戴。所以,文革初期,便成为红色造反派系的领导人之一。后来,因为我们家有个二大爷,曾经当过伪满警察局长,这样的社会关系,导致大哥理想破灭,万念俱灰,参军入伍不允许,更不要想上大学了,前途渺茫,一落千丈,直达低谷。</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哥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中间也是很少回家,经过了世事沧桑,岁月蹉跎,大哥变得越来越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心里的苦和累,从不在爸妈面前说出来,自已一个人承受。直到招工回城,上班,工作也不如意,提干,入党更没他的份,生活十分艰难,事事不如意,而且就连婚姻都是爸妈一手包办,经人介绍,大嫂的娘家是扬子哨镇,妈说:“村里的姑娘能干活!”大哥也没反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从安排。结婚后,工资低,多子女,六口之家,月收入三十元零伍角,真是雪上加霜。可想而知,大哥的生活如此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爸妈就伸手帮照看四个孩子,生活上加以关照。家庭在大哥默默无语的奋斗中,和大嫂使出全身心的努力,发展至今,叹为观止。子女是财富,大哥的家族感,责任心极强,对爸妈更为关心,对兄弟姐妹感情至深,凝聚力强,为刘氏家族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我们这一家族的族长,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大哥到商业部门以后,工作认真,积极向上,团结同事,熟练精通业务,他很有能力、有潜力、有了成绩、业绩,公司领导就提拔大哥,当了二百货的经理。风华正茂几十年,青丝白发转顺间。</p><p class="ql-block"> 一眨眼,大哥的四个儿女都长大成人,经过这么多年的世事沧桑,岁月磨砺,我的大哥也变的渐渐平和了许多。他是家中的长子,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不管谁有事,都去找他出主意帮忙,虽然话语不多,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弟弟妹妹,亲戚朋友们找他也会能办的就办,在大家心中都产生了深深的敬重和影响,大哥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祝愿我的大哥,大嫂相亲相爱,永远开心快乐,祝幸福的大哥、大嫂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送走的是年,留下的是缘,让我们进入春的怀抱,品尝夏的味道,体会秋的清爽,欣赏冬的美好。愿正在消失中的”老三届“呀,随手牵走世间所有一切苦难,祈盼子孙后代不在出现“老三届”!</p><p class="ql-block"> 人生匆匆快如风,</p><p class="ql-block"> 身体健康最轻松。</p><p class="ql-block"> 只要哥嫂童心在,</p><p class="ql-block"> 晚霞夕阳无限红。(待续)</p><p class="ql-block"> 2020.8.2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5.4.13修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