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Asperger’s Syndrome)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因为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时被误诊为多动症。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b></p> 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p class="ql-block"><b>1. 两者都属于神经发育障碍:</b></p><p class="ql-block"><b>涉及大脑发育的差异,因而影响到行为,注意力,社交与情绪调节。</b></p><p class="ql-block"><b>2. 注意力困难:</b></p><p class="ql-block"><b>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分心。</b></p><p class="ql-block"><b>3. 冲动控制与行为调节困难:</b></p><p class="ql-block"><b>可能会表现出冲动行为,情绪管理问题。</b></p><p class="ql-block"><b>4. 社交困难:</b></p><p class="ql-block"><b>多动症可能是由于冲动或缺乏耐心;阿斯伯格则可能是因为对社会规则的理解障碍和共情能力受限。</b></p>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p class="ql-block"><b>1. 社交障碍:</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的社交障碍,表现明显而且持续;多动症的社交障碍表现较为次要,多是因为冲动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转移。</b></p><p class="ql-block"><b>2. 语言发展:</b></p><p class="ql-block"><b> 阿斯伯格的语言能力发展正常甚至优异,只是使用方式可能有异,单向输出不懂得双向沟通;多动症可能会有语言发育延迟或表达不清,但不是核心问题。</b></p><p class="ql-block"><b>3. 兴趣和行为:</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通常是专注于某一特定话题,狭窄且重复;多动症是兴趣多变,容易分心。</b></p><p class="ql-block"><b>4. 多动的表现:</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的多动表现并不明显,他们更多的是刻板行为;多动症是明显的多动坐不住,过度活跃。</b></p> 阿斯伯格与多动症的本质区别: <ul><li><b>多动症的根源在于神经递质失衡,导致一系列的多动症状;</b></li><li><b>阿斯伯格是社交与认知模式的差异,并非是大脑的“硬件(神经递质)”出了问题,而是社交和思维模式的“软件”设置与大多数人不同。</b></li></ul> 阿斯伯格与多动症共病 <p class="ql-block"><b>两者共病的情况是常见的:</b></p><ul><li><b>30%-80%的阿斯ASD也符合多动症ADHD的诊断标准。</b></li><li><b>多动症ADHD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阿斯ASD的特征,只不过比例较低一些。</b></li><li><b>两者共病时,可能出现一些混合症状,比如“高功能自闭+冲动多动”的表现,就容易被误诊。</b></li></ul> 分析一些典型的症状: <p class="ql-block"><b>1. 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情感理解错位</b></p><ul><li><b>阿斯伯格主动与人交流,但交流方式经常出现偏差。他们在社交中不懂得察言观色,不太能理解他人的想法,经常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b></li><li><b>多动症的社交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比如在课堂上坐不住,随意走动还影响他人。</b></li></ul> <p class="ql-block"><b>2. 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b></p><ul><li><b>阿斯伯格们与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回避眼神的接触,这导致他们很难解读对方的表情,语气以及肢体动作等信息,而且他们说话时的音量,语调及速度几乎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频率,喜欢咬文嚼字,不善于情感表达。</b></li><li><b>多动症虽然语言表达比较简短,跳跃,经常一句话没说完就跳到下一个话题,但是他们能够感知对话交流过程中对方的情绪氛围,并且能够做出相应的回应。</b></li></ul> <p class="ql-block"><b>3. 兴趣具有偏执现象:</b></p><ul><li><b>阿斯伯格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兴趣达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程度,可能是阅读,也可能是科学知识,有些阿斯还会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或计算能力,因此很多阿斯成为某些领域的高科技研究人才。</b></li><li><b>多动症恰恰相反,他们的兴趣非常容易转移,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个兴趣点。</b></li></ul> <p class="ql-block"><b>4. 行为刻板模式:日常拒绝改变</b></p><ul><li><b>阿斯伯格对生活中的秩序和规律有着强烈的执着。一旦他们认定了某个规则,就会刻板地去遵守。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表现出严格遵循某些习惯,比如物品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息时间表一成不变轻易不能改。</b></li><li><b>多动症则是难以忍受重复和单调的活动。他们需要不断有新的刺激来保持注意力。比如让他们重复做同一份练习题,他们很快就会失去耐心开始走神。</b></li></ul> <p class="ql-block"><b>5. 对周围环境刺激异常敏感</b></p><ul><li><b>阿斯伯格对周围的环境刺激异常敏感。比如有些人无法忍受荧光灯发出的嗡嗡声,有些人对于太强或太暗的光线都特别敏感不适,有些人对某些细微的声音超级敏感,还有些人对于衣服的特定材质的触感反应强烈。</b></li><li><b>多动症的敏感较多地表现在对任务的态度上,比如让他们完成一项比较枯燥的学习任务,他们会表现出抗拒;但是对于环境中的感官刺激,并没有像阿斯伯格那样强烈的反应。</b></li></ul> 常见的一些误区: <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太聪明了,不可能有问题” </b></li></ul><p class="ql-block"><b> - 阿斯伯格常有高智商,但社交障碍是真实存在的,不可以忽视。</b></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是调皮,不是病” </b></li></ul><p class="ql-block"><b> - 多动症并不是懒惰或故意,而是涉及神经发育机制,共病现象很容易被误解。</b></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治好一个,再说另一个” </b></li></ul><p class="ql-block"><b> - 两者是互相影响的,不能分开干预,必须寻求综合方案。</b></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药物可以解决一切” </b></li></ul><p class="ql-block"><b> - 药物不是万能的,必须结合行为,认知和环境干预。</b></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大就会好” </b></li></ul><p class="ql-block"><b> - 随着孩子长大,可能会有部分症状缓解,但共病特征有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所以必须早期干预并且持续支持。</b></p> 诊断与干预建议 <ul><li><b>行为疗法</b></li><li><b>社交技能训练</b></li><li><b>药物干预</b></li></ul> <ul><li><b>建立个性化干预计划,没有万能方案,必须量身定制。</b></li><li><b>整合社交技能与情绪调节训练,针对阿斯与多动的共病,他们往往既不懂社交规则,又难以控制冲动。所以常常需要通过社交故事和角色扮演训练,帮助他们理解社交场景。</b></li><li><b>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b></li><li><b>强化结构和可预测性,使用时间表,可视化任务卡,计时器等,来帮助设定清晰,可重复的规则和奖励机制。</b></li><li><b>家长的长期支持十分重要。家长也要自我学习与情绪管理,避免把焦虑传给孩子。</b></li></ul> <p class="ql-block"><b>如果你的身边有阿斯孩子,请不要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b></p><p class="ql-block"><b>他们的行为可能看起来会与常人不同,但是周围环境中亲人老师朋友们的理解和接纳,对阿斯们是非常非常宝贵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