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湖北省有个薪春县,世人皆知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其实蕲春县蕲州镇才是真正的医圣故里,蕲州是个千年古镇、底蕴深厚,史为郡、路、府、州、署、县治,历有1400多年历史,“蕲州”之名,始于北周大象元年至大定元年。</p><p class="ql-block"> 蕲州曾是鄂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数文人墨客打卡于此。“李杜曾至此,青山纪为名”。蕲州山环水抱,风水极好。被誉为古中国“三大风水宝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蕲州名人辈出、文脉绵长。孕育了医药学家李时珍、刑部尚书冯天驭、理学家顾问、顾阙、顾景星、现代文学家胡风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蕲州崇文重教,人文荟萃。“水漫红石头,状元满街游”的谚语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千余米的东长街,走出了两百多位博士,被誉为“博士街”。</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日,我们在老友胡启明程田发的邀约下,来到了蕲州古城,准备到李时珍纪念馆游学,首先来到古镇尚存的唯一古城门雄武门打卡。胡启明是地地道道的蕲州人,出生于斯成长于斯,此刻站在古城门的石梯上,深有感情地回忆,七十年前读小学时,每天都要从此走来走去,不曾想年近八十又走了回来。</p> <p class="ql-block"> 胡启明见景生情,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时珍故里一日行》</p><p class="ql-block"> 赤龙影里探蕲乡,</p><p class="ql-block"> 武卫城台鼓角扬。</p><p class="ql-block"> 更向雨湖寻药圣,</p><p class="ql-block"> 雄门留照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城雄武门后,驱车直达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由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墓、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百草药园以及本草碑廊五部分组成,仿明式建筑风格。馆内树木茂盛,綠水环绕,坡岗起伏,鸟语花香,亭台错落,是一个集文物文献文史知识和园林庭院植物风光相结合的国家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曾来过一次,今日发现景区规模又有新变化,现在矗立在入口处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雕塑,尤为突出醒目。要知道此主题的深刻含义: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和“东方医药巨典”,并被多次引用于进化论研究之中。俄国医学家贝勒盛赞其为“中国自然科学界卓越古今的著作”,并称李时珍为“科学家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李时珍纪念馆外有个四贤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四贤牌坊和一个四贤碑石。是纪念李时珍和其长子李建中四子李建木和长孙李树初,因为他们在历史上都有杰出贡献和建树,称为“四贤”。牌坊高约10米,宽9米。正面楷书“六朝文献”,背面楷书“两镇干城”。</p> <p class="ql-block"> “六朝文献”指的是本草纲目,因为它首次出版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南京厚重历史沉淀中最珍贵的文献,故称为六朝文献。“两镇干城”指李时珍长子李建中,官至四川篷溪知县,孙子李树初官至山西按察副使,为官一方都是镇守一方的得力将才,故称为“两镇干城”。</p> <p class="ql-block"> 李时珍纪念馆的金字匾牌为邓小平1987年亲笔手书,可见其深远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第一重院落里,两侧分别是长80米的本草碑廊。碑廊内壁嵌有96块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的《本草纲目序》及从《本草纲目》中节选出来的128种木草药图。碑廊尽头至正中,两座石雕狮子蹲守大门,入厅正中是高约3米的李时珍塑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李时珍生平纪念馆,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因为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例,所以他心中便坚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此后,李时珍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令人唏嘘不已的是“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没能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在查阅《本草纲目》中受到启发,得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搀救了无数生命。</p> <p class="ql-block"> 为了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第四部分药物馆的展陈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中医药文化内容进行了立体交互性的展示,让参观者有更强的体验感和互动感,也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医药历史文化的认知、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蕲州有四宝,蕲蛇薪龟蕲竹蕲艾,可惜世事沧桑,前三宝几近灭跡,唯有蕲艾不断挖潜革新,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艾为主的养生保健大产业。</p> <p class="ql-block"> 百草药园别具一格,占地6000平米,东边、西边和北边为药物长廊和水榭,园中栽种了百多种生态植物药标本,形成庭院深深满庭芳的意境,无不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处是墓园,参天大树围绕着李时珍父母合葬墓和李时珍夫妇合葬墓,庄重肃穆,香烟缭绕,深为世人敬重。</p> <p class="ql-block"> 站在郭沫若1956年题写的“医中之圣”牌坊前,让人更加敬重和追思李时珍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李时珍,中华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世界级的医学泰斗和科学巨匠,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李时珍的这幅肖像与牛顿、达尔文、哥白尼等世界级科学家并列,成为亚洲唯一入选之人,可见其对人类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至今,以李时珍的形象和蕲春特有的艾草结合,已经打造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艾都”,李时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泽润千秋福佑万民的中华文明之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