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平: 裸体劳动漫滩工

Mr.钟剑

<p class="ql-block">漫滩工是在当年人民公社时期,个别地方的一种生产大队的经营耕地和用工方式。登临大队的漫滩地,是指所有权归生产大队所有,在汾河湿地(滩)上围堰造田而形成的水田耕地: 漫滩地。</p> <p class="ql-block">还是先从登临村的地形地貌说起更容易说清楚。登临登临者,登山临水也。可山也不是山,而是有数十米高的黄土高原的塬顶似山可登,其经过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雨水冲刷而形成了向四面散射状七沟八梁的地貌特征。登临大队共用十五个生产队,几乎每条沟就是一个生产队,几十户人家当时都住在沟里的窑洞中。其隐蔽性很强,从远处看几乎看不到有几户人家,唯有在炊烟袅袅升起时,方显人间烟火村里人家。</p> <p class="ql-block">在南面村口,远处有一排与进村大路平行的平顶砖窑洞,窑洞的山墙上,写有占满墙大小的两个红色黑体字:“登临”,这里也是后来改造成的知青大院。大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水浇地庄稼和菜地,在路旁有两排整齐的随风哗哗作响的穿天杨。由于再往北走就是一个下坡,塬顶村中的房子低于地平线,在远处也是看不到的。可以说那时的村容村貌,非常漂亮,颇有好一派田园风光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临水者,濒临汾水也。在塬下有汾河水在地质年代中冲积而成的一块平原,有数百亩平展展的水浇耕地,还有连接汾水与这片耕地的大片汾河滩涂湿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开荒造田,当时多年种着水稻,因水草腐烂于淤泥而耕地比较肥沃,如同南泥湾一般,这就是所谓“漫滩地”。</p> <p class="ql-block">登临大队当时并没有把漫滩地申报为应交公粮的正式耕地,类似于登临大队的“自留地” ,现在或可看做是一种“小金库”。这些漫滩地需要平整改造耕种,那么所需要的劳动力,就由登临大队向各生产队下达派工任务,即由各个生产队临时性派出若干名社员,去漫滩地出工劳动,即所谓“漫滩工”。</p> <p class="ql-block">在当时,为了想方设法应付县工作队的检查,并不把漫滩土地归入实际可耕种面积,但其所产粮食却计入全大队粮食总产量,这样就提高了定额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就成为登临村农业生产经营搞得好的隐秘原因之一。上行下效,登临十五队那两年粮食连年丰收,亩产能达800斤左右,其粮食丰产的秘密,就是十五队在主体自然村之外,有条件多开了部分荒地却没上报为耕地面积,但这些荒地夏收和秋收的粮食产量,却归入了十五生产队粮食总产量。</p> <p class="ql-block">当时,第十五生产队派知青董国平和张福成等人去做漫滩工。时值夏季,任务是平整改良稻田。在漫滩地上干活儿的都是男性,主要是在积水中作业,铲出烂泥摊到低洼处,穿上衣服很快也就溅上泥巴和污水给弄脏了。社员有少数人还穿着小裤衩,而大多数人就干脆脱得一丝不挂(或可能他们平常就不穿裤衩),这就出现一种少有的数十上百人集体裸体劳动的场面。试想一下,知青们看到此情此景,不但感到非常惊讶,还真感到难为情。虽然他们也有男人都有的东西,这并不稀罕,可毕竟如果在好多人面前,这样彻底暴露自己地干活,总觉得太不雅观,太不习惯,太不好意思了。所以,他们还是穿着裤衩干活,哪怕下工回去后洗一下,次日再穿上又去上工了。这还守护住了自己的一点儿文明形象。</p> <p class="ql-block">但社员们对此却不以为然,还编着顺口溜自我戏谑和调侃。漫滩工歌谣曰:“通利渠,十八村,老温的XX第一根。做不得樑,做不得檩,做根明柱可惜人……” 因为后来大队让几个女社员给漫滩工做饭送饭到工地。男人们却依然故我,也不怕女人看到自己的隐私部位,甚至有的可能有暴露癖,还故意朝向女人们晃弄一下。如此显山露水使女人们羞不忍睹,气得骂他们没脸没皮,和一群畜生差不多。漫滩工就把工地自嘲为“畜生庄”。工地负责人连骂带训: “你们这些家伙别和畜生一样哦,要注意点影响哦?你们哪家没有老婆和女儿,如果她们出了门儿,别的男人也朝她们这样没羞没臊的,你们是什么感受?” 如此干涉后,这些裸体漫滩工看见女人要来了,就注意赶紧穿个裤头遮掩,或回避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讲完了,可主人公我还没好好交代一下。董国平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挺有才华,可在反右时被误打成右派分子。本人和子女和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与此前专门说明的完全一样,在此毋庸赘述。反正董国平从家庭到个人,长期被压制被歧视,不能正常升学,读完初中后就辍学了。</p> <p class="ql-block">但可能或有遗传因素,或更可能是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董国平在劳作之余,喜欢读书看报学习,还喜欢舞文弄墨,对文学散文诗歌更是情有独钟。因此,成了登临知青点上有名气的文人和秀才。好在1979年父亲终于获得平反昭雪摘帽,恢复了名誉和工作,成为洪洞县委党校的一名干部,做总务工作。终于从政治上、精神上和经济上摆脱了厄运,恢复了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p> <p class="ql-block">董国平天资聪颖还是个性情中人,待人诚恳,性格温和,办事认真,与人为善,是个正经大好人。即使去干漫滩工,除了视觉有些不适应,干起活来也从不躲奸把滑,那真叫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提起他来,社员们也无不交口称赞,颇得大家好评。</p> <p class="ql-block">如今提起漫滩工的事儿来,董国平仍觉得那是当年在汾河滩上很难说美好却很难忘的一道风景线。正所谓见所未见,叹为观止。如今董国平使用董戈平的笔名,笔耕不辍,甚至有点儿走火入魔,已经在自媒体上发表散文和诗歌有数百上千篇。目前正准备将这些作品,进行修改整理后,陆续在《美篇》上分类结集正式发表。对此,熟悉他的朋友和文学爱好者粉丝们,正在期待共飨盛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