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里的新农民

英伦

<p class="ql-block">  一讲到农民,在大家的印象中都会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样子。这个五一假期,我与舒三调、老尧、柴校与玉屏县的饶局一同前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坪南村采风。坪南风光在西溪流域小有名气,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它与八江口温泉、美岩大坡映山红、公岩母岩连成“凉伞四景”的黄金走廊。今天不说八江口那漫山遍野的绿与坪南村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也不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公岩母岩与浓艳似火的美岩大坡映山红,只说说那个帽位组62岁的农民大哥杨家崇,颠覆了我的认知,他才是真正活成了我们嘴里常念叨的“新农村新农民”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来到杨家崇的老屋,堂前那两窝去年筑巢的燕子窝,鸟虽未返,却是旧巢如新。走过了许多乡村人家,还没有见过像杨大哥那样用心地呵护燕子的,他将木板在楼板下钉成能够“抗震”的燕子窝。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句诗来。</p> <p class="ql-block">  让我记住杨家崇的是他在村前公路边开的那家“无人售货店”,这怕是乡村第一家。店门敞开,只装一纱窗门防鸡狗蚊虫进入,货柜上摆放着数百余种日用商品,每一件都明码标价,柜台上摆放着收款二维码和一张小告示:无人售货,扫码自取,需要找钱,请打电话15874552436。这种形式,在城市都不多见,可在偏僻的乡村却是首开文明互信的通道。这不仅是坪南村第一家,也许是凉伞、新晃、怀化第一家。问杨大哥是怎么想到的,他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爱扫码付款,我这小店不用守着,大家自己拿东西、扫码,方便得很!”</p> <p class="ql-block">  让我惊叹的是杨家崇还是个文艺大叔。家里摆放着电子琴、二胡、电吹管、架子鼓,他当场用电吹管给我们演奏了《祝福祖国》。悠扬的乐声结束,我拍着杨大哥的肩说,你比我们都会玩。杨大哥笑笑,说有一次周末,他邀请镇里的音乐老师来家里合奏,架子鼓的节奏、二胡的婉转、电吹管的悠扬混在一起,引得全村男女老少搬着小板凳来围观。我想杨大哥应该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组建一支乡村乐队,演奏出坪南版的青春圆舞曲。</p> <p class="ql-block">  让我佩服的是杨家崇还是个多面手的能人。“我种过田、栽过烤烟,养过喂画眉鸟的黄粉虫,你别看那虫子密密麻麻的看着害怕,却是‘软黄金’;我还做过木匠,给村里人打家具,也做小家具卖。”他指着摆放一间屋的电动机器继续说道:“儿子儿媳在三穗开米粉店后,我一人在家里,这些设备都荒废了。偶尔有人需求,就做一两件,门口开了间商店,种两亩田。空闲的时间就弄弄乐器,打发余生。”</p> <p class="ql-block">  杨家崇说得风轻云淡,笑脸把双眼眯成一条缝。像杨大哥这样的新农民,他们不再局限于种地养家,而是敢于尝试新事物,用智慧和热情为美丽乡村注入活力,并用自己的方式拥抱新生活。在坪南村,无人售货店的出现、乡村音乐会的兴起,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美丽乡村建设给出的底气,是新农民对新生活追求的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