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探秘南宫市烈士陵园:追忆红色岁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阳光正好,我踏上了前往南宫市烈士陵园的旅程,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进烈士陵园,迎面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高大牌坊,上面“冀南烈士陵园”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牌坊的设计古朴而厚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穿过牌坊,两旁的翠柏像忠诚的卫士,静静伫立,似乎在守护着烈士们的英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着柏油路前行,路的北侧,冀南烈士纪念塔巍峨耸立。这座塔高达29.5米,塔盘由7000余块青石砌成,显得格外雄伟。塔身南面,是毛泽东同志那气势磅礴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八个大字力透石背,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烈士们为国捐躯时的坚定与豪迈;北面则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 “冀南烈士纪念塔” ,简洁的题字背后,是对这片土地上英烈们的敬重与铭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纪念塔的西面,是造型古朴典雅的烈士纪念亭。这座双层八角亭极具民族风格,八面汉白玉碑上,刻着徐向前、陈再道、王任重等的题词,以及原冀南区近千名县团级以上烈士的英名。抚摸着碑上的名字,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曾经的呐喊,看到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便来到了冀南革命斗争纪念馆。馆内,通过200余幅图片、实物、沙盘、模型、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冀南人民从建党初期到全国解放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带着历史温度的遗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冀南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5万余名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是年轻的战士,有的是英勇的地方干部,还有的是默默奉献的普通群众。他们的故事,或悲壮,或激昂,每一个都让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陵园的南部是墓区,这里安葬着633名无名烈士的遗骨,以及模范县长郭企之、游击队长刘文信等100位有名烈士的忠骨。每一座墓碑都承载着一份厚重的记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墓碑上刻着的题词,是对烈士们功绩的褒奖,也是对后人的激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一来到南宫市烈士陵园,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如同陵园中苍劲的松柏,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