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敕勒川

sunday🍇

<p class="ql-block">  内蒙第二天,我们驱车20公里来到呼和浩特市东北近郊的敕勒川草原风景区。对于向往野性自由的流淌b型血的我来说,是一趟圆梦追寻之旅。</p><p class="ql-block"> 45月份内蒙古草原上的风还透着清冷。阴山脚下,敕勒川安稳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脚下遍布新发的绿草,从枯黄陈草的缝隙里奋力钻出,虽然仅有两三寸高,却一直漫延开来直到远方和山脉的交汇处。目之所及,浅绿的草和靛蓝的山被地平线自然地隔开,蔚蓝天空里密布着浅灰的云,远处蒙古包和各色游人点缀其中,敕勒川像一幅动态水墨画卷在眼前呈现,到处被苍茫笼罩着,连空气中仿佛也充满了墨气味道。透过这新生之景,仿佛能看到北朝民歌中所写的天似穹庐壮阔景象。</p><p class="ql-block"> 也可能你会觉得这又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雕琢,却不知此敕勒川已非彼敕勒川,十几年前这里早已毁于一旦,砂石遍地,黄沙裹挟的场景触目惊心。敕勒川早已泣不成声而形容枯槁,如今的草场不过是近些年来人们按照史料和记载进行的最大程度的修缮和复原。</p><p class="ql-block"> 我无法再触及敕勒川真正的温度,却也在这片人力打造保护的风景区畅想着野性和自由。游牧民族在阴山脚下以及更广阔的地方放牧驰骋,虽因为季节气候和灾害原因会不停更换草场和居所,但所到之处,无垠的天空和广阔的草原给予他们心灵的安慰,灵魂得以安栖。</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匈奴人每每看到便会流泪的地方,是历来草原民族和中原人争夺和守护的家园,是敕勒族人曾经美丽的避难所,是人类记忆中纯净的乐土,如今成了让现代人触景伤情的地方。工业时代我们很难再想象有传统的游牧打猎生活,风吹草低,牛羊成群。人类为了发展牺牲了自由,为了利益交换了灵魂。大自然风景依旧却缺少了自然的本意,我为人类的身不由己和执迷不悟而感到悲伤。</p><p class="ql-block"> 但我依然向往那自由纯粹的游牧文化和自然淳朴的生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