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都里的徽派建筑一一保定淮军公所

孤独的旅行者一一老赵

在看到这篇文字前,朋友,你可知道淮军公所?这是2023年9月才开放的一个小众景点,位于保定莲池区兴华路331号。它是目前北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以清代徽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融合了徽派建筑和北方建筑风格,特别值得一游。也是基于以上原因,就有了这次五一小长假的保定之行。 这是公所博物馆的正门,看惯了北方建筑的你,是不是感觉挺特别的?门不少但却不大,透着秀气,上面是类似三座影壁似的建筑。 <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近些,看到“敕建李文忠公祠”这几个字,是不是有点糊涂呢?难道这是私人祠堂吗?不应该是公所吗?别急,这里需要补充点历史知识啦。</p><p class="ql-block">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也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它是李鸿章为祭祀同治四年以后在平定捻军、防守海疆中死难及积劳病故的淮军将士而专门修建的纪念场所,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又改为了李鸿章祠堂。</p> 券门。 留意到了吗?两个抱鼓石上的蹲坐石狮子只残余身子了,最精彩的头部已损。 仰面石雕。 在墙上发现这个,你知道是什么吗?<div>这栓马石,为微州青石所制,雕刻细腻细润。栓眼处已经磨出了深深的沟痕,可见当年此处来往的官员将士之众。</div> 这是公所博物馆第一部分“公所百年沧桑”中第一展室——新年团拜。反映的是淮军同僚及安徽同乡在保定公所举行的新年团拜活动。按惯例,活动结束后还是祭祀行礼,宴饮唱和、观剧娱乐以联络同乡感情。 墙上的这副对联出自清代大家伊秉绶之手,很是喜欢!<div>余庆咸符集福极会,延春雅奏寿人歌。</div> 这是公所的第一进院落。 这是东墙上的石刻:《淮军昭忠祠公所善后章程十六条》及《建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捐资文武衔名》,其中第一列就是北洋大臣直隶阁爵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即李鸿章)。 第二展室——同寅接待。 主要表现的是徽州官员与直隶官员会面的场景,二人正在讨论放在桌上的同寅录。<br>同寅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指共事的官吏。 第二部分“建筑徽风京韵”。<div>第三展室正中的一幅油画《李鸿章和他的幕僚们》。</div> 正中端坐的就是李鸿章,他身旁及身后的一众人等,也都是鼎鼎大名啊!有莲池书院山长吴汝纶,“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轮船招商局帮办郑观应,中国近代工业奠基人之一的唐廷枢等。 公所的实景模拟。 看看这徽派建筑突出的特点之一,马头墙。<div>公所的马头墙多为印斗式“三岳朝天”,高低起伏似“万马奔腾”,隐喻生机勃勃,马到成功。</div> 注意第五室大门上面的这块匾,南风北韻,书写者可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郎——刘春霖。 非常吸引我的一块石雕!汉白玉的,双狮戏珠式样,原位于西路昭忠祠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