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一觉醒来,看看民宿楼外的天气,多少有点阴沉。准备好了雨伞雨衣,背起了水壶零食走出了归墅-贡坐私汤民宿。</p> <p class="ql-block">今天根据女儿的安排,我们在所住民宿吃完了丰盛的自助餐,女儿就打网约车来到了都江堰的山顶上。</p><p class="ql-block">通过身份证扫描,人脸识别,我们一行五人通过了闸机检票口进入了都江堰的最高处。“我们直接坐车上山,我们步行下山去游览都江堰,我们省时省力。”女儿考虑到我和老伴儿岁数大了,孩子们还小,少走点路,省点劲。</p><p class="ql-block">五一黄金周,来都江堰旅游的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我们在都江堰望河亭,女儿和孩子们望着滚滚而流的河水,给孩子们讲述道:</p><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战国时期(公元前276年-251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建造,至今仍在使用。这项无坝引水工程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核心结构实现自动分水排沙,彻底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孕育了天府之国的繁荣。</p><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系统由渠首枢纽和庞大灌溉网络构成,主体结构包含三项创造性工程:</p><p class="ql-block">鱼嘴分水堤:采用竹笼装卵石筑成,将岷江分为内江(灌溉)和外江(泄洪),通过河床高度差实现枯水期「内六外四」、汛期「内四外六」的自动分水比例。</p><p class="ql-block">飞沙堰泄洪道:利用弯道环流原理,表层清水入内江,底层泥沙通过离心力抛回外江,实现「二八分沙」的天然滤沙功能。</p><p class="ql-block">宝瓶口引水口:耗时8年凿穿玉垒山形成宽20米的峡口,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成为整个灌溉系统的咽喉。”</p><p class="ql-block">顺着人流,我们去了二王庙,“姥爷,你看这棵古树比我们建国还早三百多年呢。”我的大外孙沿着弯折崎岖的山道走着看着聊着。</p><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一路走来,来到了都江堰过河铁索桥,我们排在了长长的行列里。十点多排队过桥,将近十二点终于走上摇摇晃晃的铁索连环桥。“请抓住绳子,不要拍照,不要摇晃木板,安全通过。”桥上的喇叭不停地提醒过桥的游客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都江堰鱼嘴湾,那一块巨大的石头真的就像鱼嘴似的。我的俩小外孙站在护栏杆旁边,看哗哗的河水被鱼嘴一分为二,一边流入了长江,一边流入了内河。</p><p class="ql-block">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高山流水,古树挺拔,直插云际。折而返,我们又和孩子们来到了都江堰繁华地段,售卖成都特色小吃的摊位琳琅满目。“姥爷,我要吃竹筒冰激凌。”一看价钱二十八块钱一支,孩子们喜欢吃东西,我这当姥爷的是毫不犹豫地扫码付款。老伴儿吃着传统红糖老醩,“来,你也尝一尝。”老伴儿和我说道。</p><p class="ql-block">行进在飞沙堰宝瓶口,“姥爷,你看那条大蛇。”一看,那直直的树上,盘曲着一条青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圆滚滚的石头是修建都江堰最好的石材。</p><p class="ql-block">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杩槎是用竹绳将三根木料捆扎成三角鼎足锥体形,再加上辅助材料所形成的挡水结构。木料,又称“杩脚料",主要为当地生产的硬质杂木, 如桤木,麻柳、青杠木等,有时也用杉木。辅助材料为檐梁签子、花栏、 捶笆、竹席和粘土、卵石。历史上, 杩搓截流技术,主要用于内、外江进水口和其他堰口的截流,便于渠首和灌区岁修工程,有时也用来调剂流量,抢险堵口,挑流护岸或搭交通便道等。 </p><p class="ql-block">杩槎有三大特点及优势:一是施工移动方便,可利用江水运载;二是六边四面,稳定可靠,适应各种地形;三是拆除简便,可以循环利用。 </p><p class="ql-block">羊圈是用木桩将卵石紧束在一起,如群羊被关于圈内。治水三字经有云"砌鱼嘴,安羊圈”。羊圈是都江堰治堰史上的传统堰工技术,多用于基础防冲工程。羊圈用作溢流堰或分水鱼嘴时,其顶部和周围常用竹笼工程保护。 羊圈有两大特点及优势:一是有较强的消能抗冲能力,多被用在河道的急流险工段,保护重要的工程或堤岸的基础; 二是有较强的透水性,体积较大,整体性比竹笼好。灌区各级堤堰、堤防工程中普遍将其用于消能防冲,有时也用于壅水。 </p><p class="ql-block">竹笼就是剖竹为篾,编成均匀的圆柱形笼子,装上卵石,用于护坡、堵口等。 它是都江堰历史上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水工技术,相传为李冰所创。据史料记载, 李冰在创建都江堰时“破竹为笼,以石实中,坐而水”。竹笼有着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优于刚性建筑的适应性,作为拦水和壅水建筑时,兼具约束水流和溃堤泄洪的作用。“雍江作”的珊即指“鱼嘴”,现代水利史学界基本认为当时的鱼嘴为竹笼堆筑而成,竹笼建筑除了作为都江堰鱼嘴的主体结构外,还广泛应用于灌区渠道护岸、拦水、丁坝、抢险等。 竹笼有四大特点及优势:能承水压,能消水能;遇弱能抗,遇强则溃;组合建筑,适当变形;搬运简便,收效迅速。 </p><p class="ql-block">干砌卵石是将卵石并排、按一定坡度砌成紧密、坚实的整体。在都江堰治堰史上,干砌卵石广泛应用于灌区渠道边坡等工程,是都江堰的传统堰工技术。干砌卵石工程的主体结构全部由卵石构成,造价低廉、施工简便。 干砌卵石具有“化平凡为神奇"的功效, 它有四大特点及优势:一是技术简单, 造价低廉;二是抗磨耐冲,经久耐用;三是消压消能,减轻磨损;四是渗水性好,有利于地下水循环,生态环保。 </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路边实物与图片的介绍,不得不叹服古人超群脱俗的非凡智慧。</p><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多,我们走出了都江堰景区,大外孙拿着我的手机步行导航不到两千米的路程回到了我们住的民宿。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孩子们看了一会儿电视。我们又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醪醩饭店,吃了他家的甜水面、古堰麻辣豆腐干、堰酱干炸面、清汤牛肉米线,喝着他家独酿的瓶装鲜米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标说我是百年老店,吃第一碗张醪醩人才九十七岁”。</p> <p class="ql-block">游闻名世界的都江堰,品遐迩中外的四川美食,住归墅-贡坐民宿。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故事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2025、5、3日于归墅-贡坐民宿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