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4645999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海浦东的繁华深处,藏着一处宁静的古镇——新场。五一前,我陪辞职来上海游玩的表弟来到这里,错峰感受这份宁静。新场不似朱家角那般喧嚣,也不像乌镇那般闻名遐迩,却有着独特的从容与厚重。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运盐道上,触摸斑驳的砖墙,聆听牌坊下的故事,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这里,是历史的沉淀,也是心灵的栖息之所。</p> <p class="ql-block">新场的建筑与光影记忆,是江南水乡与海派文化的完美交融。当李安镜头里的王佳芝走过洪东街的石板路,当甄子丹在“三世二品”牌坊前演绎咏春拳法,这些银幕经典已与新场的肌理融为一体。明清时期的宅院、民国时期的商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道两岸。白墙黛瓦、雕花精美的门楣、幽深的院子,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洪东街口那块高7米、宽8米气势恢宏的“三世二品”石牌坊,它记录着“皇恩”浩荡,朱国盛家族的荣耀,更是商贾云集、盐运兴盛的历史见证。如今游人在《安家》取景的奚家厅前自拍时,正完成着现实与银幕的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新场因盐而兴,曾是上海地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运盐道上,昔日的盐商往来不绝,马蹄声、吆喝声交织成市井生活的画卷。如今,这条古道已成为游人漫步的胜地,青石板上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人们在此驻足,想象着几百年前的繁华盛景,感受时光的流转。</p><p class="ql-block">“老板,再加一扎啤酒!”我和表弟坐在洪福楼对岸的小街边摊上,油焖笋的酱香混着啤酒泡沫的麦芽气息,与河道飘来的水腥味奇妙交融。新场的饮食文化,既有江南水乡的精致,又有滨海古镇的豪迈。下沙烧麦、笋丁包、草头塌饼……每一道小吃都承载着当地人的记忆。邻桌博主镜头下的草头塌饼金黄酥脆,手机屏幕的冷光与灶台跃动的火苗,构成了数字时代特有的饕餮仪式。</p> <p class="ql-block">我和表弟被热情地迎进一家古董店的中堂里,一边品茶,一边听老物件讲述故事。店主泡茶的手法如行云流水,恍然间忘了在做生意,倒像是与老朋友喝茶聊天。你也可以选择坐在下塘街临河的茶馆里,品一壶清茶,听堂倌吆喝,看小船缓缓划过,感觉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古镇的每一处角落,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无论是独自前来的背包客,还是结伴而行的好友,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新场,心情会不自觉地放松。喧嚣的城市生活仿佛被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安宁。暮色渐浓时,十字街口树下的老人一缸茶水,一只小凳,裹着头巾的大妈收拾着没卖完的荠菜:“草头嫩得来,今朝最后几把,侬要伐?”网红馄顿店的老板热情招呼……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温暖而真实。</p> <p class="ql-block">那晚,靠在床头的表弟,任由电视开着,眼镜片闪着光,来回划看着手机里的记录。望着他那从容安静的面容,我在想,新场不仅仅是一座古镇,更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处驿站。它用历史的厚重抚慰现代人的浮躁,用新时代的气息吸引着追寻美好的心灵。在这里,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感受时光的馈赠,然后带着一份宁静,继续前行。新场,是心灵的栖息地,也是人生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欣赏!)🙏</p><p class="ql-block"> 注: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