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洋槐花了

张建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洋槐花树既不名贵也不稀少。房前屋后,地畔坡头,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多数也不是人为种植,是突然从地下面蹦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洋槐树名字中有洋字,可见并非我国传统树种。洋槐花树即白花刺槐,原产于北美洲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一带。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大 约 1877 - 1878年,中国驻日本副使张斯桂(也有资料称张鲁生)将刺槐种子从日本带回南京种植,取名“明石屋树”,作为庭院观赏之用。</p><p class="ql-block"> 洋槐树生长快,适应繁殖快,开花能促使蜜蜂采蜜,木材坚硬,混身有刺等特点,最早被侵占山东的德国人看重,并下令在山东大面积种植,后逐步扩撒到北方多数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陕西何时引种并无明确记载,只是在潼关有刻着“光绪廿六年”字样的百年古槐,说明在1900年时洋槐树已在陕西有所种植。</p><p class="ql-block"> 是谁最早发现洋槐花可食用已不可考了,但 100 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不足等原因,在多数北方人的血液里面早就有了槐花情节。过去是为了果腹,如今天成了情怀与乡情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槐花最经典的食用方法是麦饭。用最少的粮食加上自然的馈赠,即是一道菜又可以当主食。每年四五月份,大家都盼望着,槐花早点开放。你要时不时盯着,将开却未全开,就是花骨朵膨胀到最大准备裂口盛放时最佳。找一颗好上的树,树杆不要太直,歪七扭八最好。你不用太文雅,直接找花多的树枝砍下来了就好。估摸着差不多够了,一家人齐动手,将花捋下来,不要叶子和花干。这样你就有了一篮子洋槐花了。到家后将花淘洗干净,将混入的树叶,碎枝杆全部收拾干净。取点白面粉,与湿的槐花搅拌均匀,最好少放一点盐,撒一点调货面(五香粉十三香亦可)。锅中烧水,待水开,找个竹箅子,木箅子也行,将拌好的槐花均匀摊在上面,不要太厚。盖上锅盖,上气大火蒸 15 分钟。时间到了,取出箅子趁热将槐花倒入盆中,快速搅散,防止粘成一坨。接下来,你就调一个灵魂汁子:陕西辣子面,花椒,蒜泥,白芝麻,用菜籽热油激发出来香味,加入陈醋,酱油。拌了汁子的麦饭就算大功告成,色香味俱全,喝稀饭当就菜,或直接盛一小碗,那感觉真的美的增怂,聊咋咧,美的太太。</p><p class="ql-block"> 当然,槐花不只这一种吃法,包包子,包饺子,同韭菜一起炒等等,各种吃法都有。有时我就常感叹,民以食为天,最早尝试并发掘各种自然食材的人真的是太伟大了。在饥荒年代,解决了多少人的肚皮问题,那可是救命呀。现如今,忆苦思甜也好,追怀记忆也罢,多样化选择让人目不暇给,你偶尔也可以去尝试一下纯天然槐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