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在岁月里的曾经

王丽萍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过去,美好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在流失的岁月里,相遇容易,相逢难。</p><p class="ql-block">人海茫茫,都有各自的生活,曾经为事业、很多人走过了一段旅程,一回眸,人生己向晚。</p><p class="ql-block">回忆过去那段岁月,早己物事人非。有些事,时过境迁。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p><p class="ql-block">再翻看老照片,回忆岁月中曾经的过往,那些同学、朋友、同事的故事,仿佛还在昨天。把那些深藏在心中的故事,做成岁月书签,安放在似水流年里回味,隽永悠长。</p> <p class="ql-block">工作中遇到好的领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庞维来就是一位值得尊敬且贴心的领导。他是从基层检尺员干起,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提拔为贮木场场长。</p><p class="ql-block">林业局为学习外地经验,提高木材利用率,对木材科、贮木场、综合利用进行合并整合,扩大成多门类的木材科,庞维来直接任木材科科长。</p> <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p><p class="ql-block">91年12月庞科长调出,张森昌科长调入。</p> <p class="ql-block">我们划拔股刘忠良、卜淑霞两位新成员,和庞科长临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卜淑霞是划拨股的新成员,我们和新调仼的张森昌科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吕荣贵、栗若梅、刘桂英我们四个是很要好的朋友。在庞科长离别之际和张科长交接之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庞科长为人正直, 廉洁奉公,对工作人员特别有亲和力。</p><p class="ql-block">他和爱人王静芝是同期参加工作的,夫妻恩爱。静芝后来接任贮木场总统计员,工作认真负责,性格沉静温婉。待人热情。</p><p class="ql-block">后来庞维来升任厂长,在日常的相互了解中,我们几个处得来的同事成了好朋友,有时间就会约着去庞科家蹭饭,饭桌上必点的一道莱就是静芝的炒鸡蛋。那道菜静芝做得特别拿手,味道就是不一般。</p><p class="ql-block">庞科长接任木材科长后,工作很忙。那年静芝右眼睛上长了个特别小的水疱,并且磨眼睛,为了不影响爱人工作,她独自去医院就诊,被那个不负责任的医生给弄破了,后来转院去哈市,已经不能挽救了,而且很严重,因为两只眼睛的神经相互关联,一只眼睛患疾病影响了另一只,后来变成了双目失明,我们都替她难过。</p><p class="ql-block">庞科长工作被调去“劳动生活服务公司”,虽然和木材科是同级,工作性质却不同。那是个服务大众,人员复杂,事物繁多的单位。调去没多长时间,一天早起,忽然头晕去医院,医治无效,当晚8点多钟就离开了人世。40多岁的年纪,身强体壮,为人正直善良的好人,就因为工作不顺心,前一天又被服务公司的烂人“大徐和”给骂了,山东人不服输的个性,郁郁不得志的心结,让那么好的人走上了不归路。留给亲人和朋友无限的哀思。可悲可叹!有太多人为他惋惜。</p><p class="ql-block">庞科长走后,静芝每天都在悲伤中渡过,她怕影响孩子,就自己偷偷去下房哭泣,对爱人至深的爱和双目失明,对生活无助的心理,成了她的心结。在她小女儿结婚后,她就以极端的方式,自己默默的跳进青年水库,离开了这个没有老庞的“黑暗”世界。</p><p class="ql-block">为人那么好的一对夫妇,年纪还那么年轻,就双双撒手人寰,留给亲人无限悲痛,留给朋友无限思念!</p><p class="ql-block">好人不长寿,生命的脆弱让人猝不及防。</p> <p class="ql-block">原木材科只是林业局一个机关科室,人员不超过八个。</p><p class="ql-block">整合后,财务股、划拨股、销售股,联营办、后勤股、综合利用一系列的部门。</p><p class="ql-block">张科长学历很高,对下属和蔼可亲。她爱人很漂亮,是林业局蓝球队员。</p> <p class="ql-block">朱邦铎老同学也被调来木材科,任科长,后排是木材科财务股全体成员。</p> <p class="ql-block">销售股,划拨股和主管财务的张科长,主管销售的毛科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前排中间的是李尚诗科长,后排男同胞是李广成。</p><p class="ql-block">李尚诗科长冷面、沉稳。李广成见机行事,八面玲珑,又乐于助人,他们俩个人工作都很出色。由于改革开放后,人的思想都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李尚诗科长带着糟糠之妻和小爱人,调去盘锦,又加入到法轮功邪教中,沉迷其中,两次入狱。儿子考上公安系统工务员,只能为父亲的愚蠢买单,工作不能如愿。女儿卫校毕业,也紧跟父亲脚步,成了痴迷的法转功追随者,不知悔改,被判入狱。最后,李尚诗科长在第二次入狱后,成为政治犯,不能接见,不能保释,死在监狱中。</p><p class="ql-block">李广成头脑灵活,特别会办事,被提拔到筷子厂任厂长。后调转工作去南方。</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因为在林业局工作时。贪腐的事被举报,案件到检查院。当工作人员把他从住地带往家乡时,走到大连,他恳求在大连住一宿,因为都是林业职工,都很熟识,就答应他的请求,他趁人不注意,自己带着还没定案的罪名,用跳楼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因为他跳楼,二名检查院工作人员为此受到牵连。据说他的案件可能涉及的人员较多,案件复杂,他没办法面对案件,也无法面对家乡的亲人朋友,所以选择了跳楼。</p><p class="ql-block">俩位工作出色,头脑灵活,人缘都挺好的人,只是心存侥幸,一个沉迷邪教,卖光家产。一个为涉取不义之财,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同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结束了不光彩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p> <p class="ql-block">各科室的女同志较多,中间是主管财务的张科长,他为人忠厚老实。</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要好的姐妹和张科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木材科合并后的全体女同胞,只有薛姐是木材科的老人,她年岁最大,工作经验丰富,为人圆滑。</p> <p class="ql-block">统计员王淑芳,联营办王桂兰,财料员于铃和财务工作人员与财务张科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前排三位,王凤君是保卫股长,刘忠良是划拨员,小王在销售股做请车皮的工作,权限比较大。每天把头发梳得铮亮,西装革履,有西方绅士的味道。后三位男士,都是销售股的新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四位男同胞,中间穿格内衣的是我小叔子梁万玉,在综合利用任股长。</p><p class="ql-block">右侧小扬是后勤股的多面手,会开车,能打篮球。是打乒乓球的优秀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借着两个领导交接之际,女同胞聚在一起,爱拍照是女同胞天性。</p> <p class="ql-block">八个人,来自四个部门的女同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划拨股的两个老人调职了,我也调到了木材销售股,又从检尺员中调来2位新成员,小刘和王会宁。</p><p class="ql-block">王会宁的父親是黄辅军校的最后一批的成员,文化大革命后,被下放到林业局机修厂。</p><p class="ql-block">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很有教养,会宁待人文明,温文而雅,说话慢声细语。因为社会关系问题,她处对象时年令比较大,爱人在检查院工作。后来脑内长瘤,压迫神经,经过两次手术,最后还是没留住生命。</p><p class="ql-block">会宁的哥哥叫王会春,我们是同学,他从小身体就不健康,患有肝炎,69年就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哥俩的生命都定格在生命最灿烂的年纪。</p><p class="ql-block">世事无常,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p> <p class="ql-block">小张在财务股做记帐员工作,是个老实本分的青年,小扬在后勤股工作。</p> <p class="ql-block">工作中,我们从事不同的行业,栗若梅,刘桂英在财务股工作,我在木材划科划拨股,虽然工作性质不同,生活中我们是要好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这是划拔股新进的成员,她叫卜淑霞,她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因为她脸上长了一块胎记,所以她性格内向、腼腆。</p> <p class="ql-block">借财务去汾阳煤矿要欠债的机会,同栗若梅在北京偶遇贮木场检尺员:门晓霞、宁伟华。</p><p class="ql-block">门晓霞是林业局每年运动会的长跑运动员,在北京苹果园我们偶遇,门晓霞听说我能跑,非要和我比赛,我表示年纪大了,不能和年轻人比高下,拗不过她们三个人,我俩就在清晨的大路上,旁若无人的开跑,结果还是门晓霞服输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走出通北,借财务去山西汾阳煤矿要欠款的机会,和栗若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城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中学时代仅剩的几张珍贵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老三届”是特殊年代的一个称呼,他是历史上独有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虽然只是几张摸糊的旧照片,还略带稚嫩的脸庞,它唤醒了自己沉默多年的记忆,勾起了对六十年前那段真诚的同学情谊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我们早己各奔东西,天各一方。岁月的痕迹刻在面庞,两鬓早已染霜,儿孙满堂。可是,记忆深处的友情依然清晰。</p> <p class="ql-block">郑红是我初中时,最要好的伙伴。</p><p class="ql-block">她老妈是位老中医,独自带着她和小哥在街里居住。我们两家住处南北相距很远,却挡不住你来我往的朋友情谊。</p><p class="ql-block">初中毕业,她和同班的于景和喜结连理,她俩的哥哥都在通北中学读高中,也是很要好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初广珍、郑红我们三人关系密切,她家和我家是隔趟房的邻居。</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吃水要去井房子自己担水,水井是那种手摇辘轳,把柳条编的水斗子放到井底,灌满水再摇上来,倒进自己的水桶。有时我去井沿担水,先去她家玩一会,再去井房子。</p><p class="ql-block">她老妈热情好客,老爸老实厚道,心灵手巧,编织毛衣比女人织的还精致,可惜在66年春季,她老爸晚上睡觉,没有醒来,生命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我和莫逆之交的好友相识于贮木场的文艺宣传队,那时我们正是青春懵懂的岁月,在一起畅谈理想,分享生活。</p><p class="ql-block">黄玉霞是工作时的同事,后来她因爱人工作调转去了绥棱。从此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我和宋胜琴虽然相识于工作中,但是友谊却悠长,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p><p class="ql-block">青年时期她倾慕军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有从军史。</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后几年,她真的天遂人愿,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拥有了属于她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她的爱人姜怀,在素有中国第一枪的北安庆华厂工作。2005年庆华厂破产重组,她们夫妇二人辗转建昌,最后在许昌926厂落户。</p><p class="ql-block">虽然远隔万水千山,真诚的友谊却永恒。</p> <p class="ql-block">孙化婷是我中学的好友,我俩在学校汇演中表演了对口词:“手”,获了奖。</p><p class="ql-block">66年冬,一个不寻常的春节即将临近,文化大革命刚刚拉开序幕。林业局组织文艺宣传队,去山上各林场慰问演出,我俩的节目被选中,参予了去各林场的慰问演出。</p><p class="ql-block">在一起生活了一个多月时间,友谊在穿行各林场的演出中沉淀。</p> <p class="ql-block">中学时代不同班级的俩位姐姐,黄淑芬和姜秀兰比我都低一年级,但也会成为玩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帧27人的老照片,每个同学还是风度翩翩的年纪,欢聚在一起,举杯畅饮,畅述友情,在一起共享美好的同学情谊,走着走着,几年的时间,就有九人驾鹤西去,不能在岁月中同行。生命如花,终会凋谢,真希望生命有轮回,离别后还有一个时空再相遇。</p><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四季变化,同学和同事在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为了生活,渐行渐远,很难再相逢,都成了彼此的过客,只留下了深深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每一张老照片,都有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回忆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