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一假期我带着临摹的画作让老师点评。这幅画是我喜爱的,也是我见过最干净的画作。我对古画不精,但不影响美对我神经的牵扯和我于美的捕捉,以及站在画前的空旷与时空隔离感,还有对幕后舀墨者的敬意。张老师田园山水的作品有的也有脱胎某一诗词典故,风俊雅致,承古袭今,有自己的新解。并不完全写实,有时只是意象,或内心的平铺延伸。那些虔诚的线条和颜料都是水洗过的,简素而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是不动声色的,隐在画纸的背后,那是一条用白雪铺就的路,寂静的很,布鞋的生命方可抵达。越过这样的心灵湖泊,对岸是古代的圣火,婀娜的文明,以及张老师点评我临摹习作时的心窍和火影后幽深平静的双眼。也有朋友平时的作品,曾得他的点评,言犹在耳,受益终生,成为珍贵的回忆。我孤陋,捉笔晚,只是写些零碎小文,但很荣幸,成为最快最直接的受益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老师最近拍了好多的田园风光照片,为自己留下无限创作想象空间,挑战着美的极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欢张老师的田园山水画,那些饱满浓郁的乡愁,像移动的电影,一幅幅开过来,那么心醉。张老师的画笔意超拔,留墨处,是内心白云的深淌,一片静气。所以看张老师的画往往风停雨住,雪尽春来,是一个手势或精神背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张老师的书画案桌前,外面传来樊老师似用水的哗哗声,看着画面中宋人溪行,听着老师的分析很感动,山高水长,张老师的情义是无价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