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内蒙(49)大黑河畔昭君墓

驿路牧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呼和浩特篇(1)</b></p><p class="ql-block"> 离开黄花沟,我们便告别了辉腾锡勒草原。夏日的午后,内蒙古高原上很静,车子在新修的高原公路上一路行驶进入阴山,蓝天上的白云就在那路边高高的山尖上摩挲着。阴山山脉从河套地区一路逶迤蜿蜒而来,在这一段被称为了大青山。大青山作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天然屏障,它阻挡了从漠北刮来的猎猎朔风,在山南形成了水草丰美的土默特平原,那里就是古代民歌中所唱的真正的敕勒川。只是如今那里已经全部成为了农耕区,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敕勒川了。</p> <p class="ql-block">  车子出阴山,在乌兰察布的卓资县上京藏高速一路西行,阴山山脉便在路北一直伴随着我们。下一站我们要到呼和浩特,它是位于阴山南麓土默特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边城。</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我来过多次,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就是先到的呼和浩特,然后翻上阴山山脉去到了位于武川境内的稀拉穆仁草原和乌兰察布的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当年第一次见到那辽阔的大草原,曾让自己为之而沉醉不已。现在想来,实际上这两处的草原怎么也不能与自己这次草原之行所亲历的草原相比,只是它们是自己第一次对草原的认知。此次再来,当年那第一次的的草原亲历依旧在自己的记忆中鲜活如初。</p> <p class="ql-block">  车子下京藏高速驶入呼市,在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住下后,我们就直奔昭君墓而去。来呼和浩特,昭君墓应该是必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昭君墓,又称“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王昭君的衣冠冢,它始于西汉,是当地人为纪念昭君出塞和亲一事自发地一代代堆积而成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为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p><p class="ql-block"> 我也记不清这次来昭君墓是第几次了,每次到呼和浩特来,我都要去昭君墓看看。每次去昭君墓,感受都不同。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民族团结的伟大女性。一介娥眉能放弃宫廷优裕的生活而毅然决然地去踏上陌生的迢迢大漠之路与从未谋面的一个异族男子成亲,这自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正是因为有了王昭君的这一壮举,使得当年在汉匈两族60年间无战事,这当然会值得人们无比敬佩的。特别是在民间,昭君已成为了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关于她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而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p> <p class="ql-block">  昭君墓就在今天从呼和浩特去和林格尔的路边,所谓的大黑河如今已经干涸了。只有在雨季时,大黑河的河床里才会有些许的水流。今天所看到的昭君墓,比前些年我来时所看到的已经扩建了很多,它是一处占地20多亩的园林式建筑,园内有我以前所没有见过的“匈奴历史博物馆”,还有按一比一的比例修建的“昭君故里”和“昭君情演出大厅”等设施。规模大了,商业味也浓了。</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我到是觉着,昭君出塞的故事早已家入户晓了,用不着再在这园内建起这么多的东西“喋喋不休”,就保留这一高高的青冢供人凭吊已足够。每次到昭君墓来,我都要到墓前的碑林中去找寻那一方“懦夫愧色”的碑刻。就感觉,在那林林总总的碑刻中,唯有此碑才撼人心魄。据说这是建国后一位将军所题,许是只有军人才更能深刻体悟当年昭君出塞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吧。想一想,当年西汉王朝不乏威猛凶悍的战将,但面对北国匈奴的铁蹄却全都怯阵龟缩了,而让一介娥眉盈弱的肩膀扛起了天下太平的重任,一句“懦夫愧色”,真真的是入木三分。</p> <p class="ql-block">  在此碑前平阔的园地上,就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策马并行的青铜雕塑。此尊雕像被雕塑的精美绝伦,昭君身披斗蓬,于风尘仆仆之中,不乏巾帼的飒爽英姿。</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园内,少见游人,夏日塞外的大太阳很毒,光线晃的人睁不开眼睛。举目仰望高高的墓冢,显出一幅黛色朦胧。园内树木茂密、松柏苍翠,墓体上绿草如茵,蓝天白云之下青冢拥黛。沿着墓体上的盘旋石阶小路登至墓顶,湛蓝色的天幕似乎触手可及。有云丝飘忽而来,就缠绕在脚下的墓体上,久久不愿离去。能看到北面隐在阴山山麓的呼和浩特市区,各式的城市楼厦建筑被轻轻的岚气罩着,恍若仙境。墓冢的四周已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敕勒川景色了,而昭君也早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这脚下的昭君墓,也不再是一个墓冢了,它也早已成为了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 昭君当年的琵琶一曲,千年不逝,丰碑千秋,昭君千秋,昭君墓也千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