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三清山

悟.空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在我的脑海里早就植入了最美的“芯片”,无论是电视屏幕里的风光介绍,还是抖音、快手里的小视频作品,都把三清山最美的画面,在我的梦境里播放过无数遍!负责任的导游把入园时间提前了许多,可是,到了风景区大门口才发现,我们这个团队不是最早到达的,排队等待缆车竟然是1139号了!据说这还不是游客最多的季节呢!岂不知,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勤劳、勇敢、争先恐后的精神实属可嘉!</p> <p class="ql-block">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们站在公园大门外静静的等待佳音。大门的前方,山峦叠嶂,层次分明,洁白的云朵飘逸在远山的峰林之上,宛如一幅幅水墨丹青的绝美画卷,真的是美极了!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排号等待而影响欣赏这山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栈道的那一刻,极目远眺,我被眼前的石林景观震撼得屏住呼吸。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将花岗岩雕琢成万千姿态,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导游介绍说,“有的似倒悬着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的像哪吒脚踏的风火轮”;可我的眼神与思维有点儿笨拙,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无数根大小不一的石柱直指苍穹,仿佛像电视剧《西游记》里的众仙朝觐玉皇大帝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在"巨蟒出山"前驻足观看,有人说这里是最佳的观赏点,望着这尊高逾百米的天然石柱,顶端有两株古松如龙角般昂扬,别说还真是与巨蟒有几分想象。传说每逢月圆之夜,石柱会投下长达千米的阴影,形如青龙入海,此景被称作"地脉龙影",我想这肯定不是什么传说,是自然现象,只能说这次来三清山或下下次来三清山,若不是月华之夜的某一时刻,就是无缘罢啦!。</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三清山最奇绝的景观当属"东方女神"石像了,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神态。一会儿像少女,一会儿像少妇的,我心想能否看出像一个老太太也不一定呢!老伴儿不太喜欢手机拍照,加上腿脚不便,慢鸟先飞,自然走在我们的前边。我站在最佳位置,仔细观察这尊天然形成的石像,果然是面容端庄清秀,五官精致、发髻、发卡依稀可见。衣袂飘飞处竟有数十道天然的褶皱,宛如仙女穿着一件绝世的罗裙。</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与仙女峰合影留念的那几分钟,突然,大风骤起,仙雾弥漫开来,并且越来越浓,想象中是不是云海到来之前的征兆呢?女神的轮廓由清晰瞬间变成为隐隐约约,后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哪里是什么神秘的面纱啊!分明就是隐身而退的,高大威猛的蟒蛇也不见了踪影。我在想,女神的身边为什么有一条蛇呢?而且是一条巨大的蟒蛇,难道是女神私人的宠物?还是巨蟒为了保护女神而默默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个人怀着心中的那一片希望,我们决定继续的向上攀登,直奔“中环”的顶峰~禹皇顶。老伴儿还是比较有自知自明的,看完了神女就原路返回山下了。路越来越滑,而且是越来越难走。在半山腰我们所看到的松林白色的东西原来是雾凇,原滋原味的三清山雾凇。还别说,这雾凇和我们东北的雾凇有很大区别的,晶莹剔透,还有一种冰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了禹皇顶, 别说看什么云海穿峰的奇景了,就连山上的庙宇神殿也都无影无踪了!看来还真的应验了导游的那句话:“三清山,只有来过第三次才能看清山的真面目”。别说是什么民间故事,也别说是旅游促销的广告语,还是导游的那句话经典“这就是命啊”!</p> <p class="ql-block">  此次登临三清山,虽说没有观赏到云海如银龙盘桓于千峰之间,但三清山的风裹挟着松涛,仿佛把道观檐角的铜铃摇成梵音,传到我的耳边。虽没有看见一座寺庙,没见过一位僧侣或长老,但恍惚间仿佛听见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神奇天籁。我们四人乘索道下山之时,上山的游客正值高峰。我不想预测别人幸运与否,只知道这座被道教尊为"江南第一仙峰"的奇山,以它独有的方式,在仙雾弥漫与雾凇奇观中,展开一幅天人合一的立体长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