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咫尺天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由宋青松老师创作的歌曲,唱出了一个曾经的学生破茧成蝶,成为老师后的心理历程,歌颂了老师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优美曲调,就不由地让我想起实习时当老师的那段短暂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1年前的今天,即将大学毕业的一帮学子正在忙碌地准备着这个月的实习。我们读的是师范院校,实习,自然就是讲课,当实习老师。从小到大,当了13年的学生,就要摇身一变为老师了,这种感受是不一般的。老师,一直以来就是让我既神秘,又崇敬的职业,在自己的求学历程中,遇到过不少优秀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上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那段备课、试讲阶段,我一直处在兴奋和紧张的状态中。兴奋,自己即将迎来的蜕变,从心理到状态都是一次质的飞跃;紧张,自己能不能胜任?当惯了学生,听惯了老师讲课,自己登台当老师,真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校安排一个月的实习期,时间上大体是“三三制”,即写教案备课、试讲和登台讲课。“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这段时间大家都铆足了劲,都想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课件教案反反复复地修改,班上的讲台被轮番占领,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三番五次下来,课件上的内容,每个人都达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后来,同学们曾打趣地说,毕业后给学生上课,如每次都是这样的节奏,那还了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实习的市第三中学离我们很近,步走几分钟就到了,正式讲课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穿梭在两个学校之间。我们实习共分了7个组,每组7个人,我和班长在同一个组。我讲的课是俄国作家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小说刻画了沙皇专制统制下封建卫道士的奴才形象。作品恢谐幽默,极具感染力,我对讲好这堂课充满信心。课前,我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充分地交流,目的是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知已知彼,因材施教。我还了解到班上有一名爱上课“捣乱”的学生,经常令上课的老师头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不会忘记那天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时的情形。当我手捧教案,踏着自信的脚步跨入教室时,听到一声“起立!”学生们齐刷刷地站着向我致敬,我急忙还礼:“请坐下!”有着13年学习生涯的我,自然不会陌生这种常规性礼节,只是这一刻,我的身份发生了反转。环视着台下几十双炽热的眼睛,以及后排就座听课的老师,稍作自我介绍后,我镇定自若地打开教案,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变色龙”3个大字……那节课,我首先介绍了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的思维穿越到100年前俄国沙皇统治下的至暗年代,这样便于激发他们对摄取新鲜知识的兴趣。接着我破题,阐述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了市场的广场……”整堂课上,我感觉课文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都在认真地听讲。我给大家留了几个问题,比如奥楚篾洛夫为什么是“变色龙”?其象征意义是什么?他共变了几次色?又是怎样在一群人嘲笑中离场的?等等。第二节课时,学生们都纷纷举手回答了上述问题。我还特别注意到,坐在后边位置上的那位调皮捣蛋学生,很活跃,就叫他站起来朗读课文,他便认认真真一字一板地读着,当读到那段“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一下,是时候了”的时候,我立即叫停,笑着说:“好,是时候了!”这时,学生们一下子都笑了起来,课堂氛围十分热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几天,除了上课,我还利用自习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互动。放学后遇见了,同学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刘老师好!”一声声的“老师”,听起来是那样地亲切,让我心头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特殊感觉,真正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次成功的实习,体验了破茧成蝶的神奇。我的实习讲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综合成绩被评定为优秀,列本组第一,成为全班7名优秀实习生之一。通过这次成功的尝试,我感悟到,不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敢于突破自我的信心和勇气,条件成熟时就要勇于“破茧”,不能作茧自缚。其次,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做足功课,厚积薄发,一战成功。有了这次实践,我曾自信地认为,将来自已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