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强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1691965</p><p class="ql-block"> 图片:现场拍摄</p><p class="ql-block"> 正文字数:2052</p><p class="ql-block"><b> 嘉兴访红船,西塘觅水乡</b></p><p class="ql-block"> 从周恩来祖屋出来,我们深情地回望了一眼伟人的故里,便过马路到对面的“海棠依旧”酒店停车场取车。坐在车里,先搜索了一下百度,得知嘉兴还有不少水乡古镇相当不错,便决定导航先宿嘉兴如家酒店再作计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霓虹灯下的嘉兴城便以独特的吴越安澜接纳了我们。我们将车暂停在酒店院内,先到前台办理完入住手续,然后将行李箱卸下,再把车泊入地下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入住的酒店性价比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背街的房间几乎听不见车水马龙的喧嚣,让我们在奔波劳累了一天后觉得终于寻到了安榻之处。稍事休息后,我们夫妻二人从酒店前台问得嘉兴特色小吃的街巷在门口的左侧不远处,便欣然前往。</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嘉兴,或因华灯初上正是家家户户共进晚餐时,宽阔而洁净的街巷里行人稀少,只有外卖小哥急速地从身边擦过。我们信步走过“少年广场”,从弥漫着花草芳香的街边公园一侧向着“目标”走去,街口转角处,几人坐在街头铜塑边啜饮。我们知道特色小吃店或就要到了。眼尖的夫人发现一处飞檐翘角的商铺门楣上方“五芳斋”招牌,立马前往察看,走过五芳斋卖粽的展台,我们便看见灯火通明的餐饮间特色小吃名目繁多。我自己点了份牛肉粉,夫人则点了份酸辣鱼片盖浇饭。二人吃过后都夸味道不错,当场定下第二天早晨还来此用早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翌日,在五芳斋用过早餐,我们退房后驱车直奔南湖。车泊停车场后,过马路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打卡。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湖在全党同志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联系。这艘船后来被称为“南湖红船”,成为革命精神的象征。我们远眺湖心岛,尚可看清原船大小的红船系泊在那里,便以此为背景留下红心向党的倩影。进而赓续先辈们的革命开创精神开启新旅程。</p> <p class="ql-block"> 查旅游攻略得知,下一站西塘或是参观最好路径和去处。于是便导航向西塘。</p><p class="ql-block"> 西塘我是早闻其名的。友人们每每谈及江南水乡,总要提起它,说是如何的古朴,如何的宁静,如何的令人流连忘返。我虽未曾亲见,却在心中描摹了千百遍:青石板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大抵如此罢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自驾,终于得了机会,便决意去走一遭。此时正值春季,天气不冷不热,游历正适宜不过了。车行至镇外停车场,便见旅游大巴和私家车泊了不少。我们泊好车后便到服务中心买了“60”后(老年人优惠)的半票。进入镇子后,一幅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橹声欸乃、游人如织的梦境水乡图映入眼帘。三三两两穿着汉服的女子莲步轻移,宛若天仙在鹊桥展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随着人流向前,缓步走过两旁的各色店铺。有卖丝绸的,有卖酱鸭的,有卖所谓"手工制作"的糕点糖果的。一位店主见我们驻足,立刻堆出笑脸来“买点特产吧,绝对正宗!”我们颔首谢过,便又转向下一个目标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过西塘每一处街巷,总有一种移步换景之感。而且每一处都极像一幅被时光浸润的水墨画,既有诗意的婉约,又有市井的温暖。它的美,或就藏在每一处细节里,美在它的灵秀与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你踏着青石板走在栏、桥拱卫的街头,引颈水道两侧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明清风格建筑,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悟。阳光直射在微澜皱起的水面上,仿佛轻洗着倒影水中的黑瓦白墙,映衬着古镇千百年来本色依旧的坚守。由近而远的小木船晃荡在墨绿的水道中,任船工随橹扭动的身姿和着节律清淅的欸乃声,给人一种水墨丹青的视觉之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呵呵,如此之美的西塘,不难想象,在晨雾与夕阳交替的抚慰中,清晨薄雾笼罩河道,乌篷船划过如镜的水面;傍晚夕阳为白墙黛瓦镀上金边,灯笼渐次亮起,倒影碎成星河。还有那千米烟雨长廊下,阳光透过木栅栏投下斑驳的影子,恍若桥与水的交响就在耳边萦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过市井烟火的石级,仿佛曾经的阿婆在河埠头浣衣,茶馆里的阿公在捏着茶盅闲聊,还有那无忧无虑,穿着吊带、开裆裤的佃伢子们(小朋友)提着灯笼奔跑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上,追逐打闹的嬉戏声和着炉灶上蒸着菱角的香气飘过弄堂、掠过水面,咏叹出水乡独有的生活韵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老墙上的爬山虎枯了又绿,木门铜锁锈迹斑驳,每一处褶皱都是历史的注脚,无不彰显着时光沉淀的沧桑之美。</p> <p class="ql-block"> 爱美的夫人,从小就在幽深的暗巷里钻进钻出,对窄如“石皮弄”的巷子情有独钟。我甚至听她描述过她儿时居住在长沙南门口两侧高墙夹着一线天光的闹市里,两手撑在冰凉的砖石上,两腿张开蹬踏着一步步爬上高墙,贼笑着让邻家的哥哥姐姐们从胯下走过。看得出,她内心对往昔的依恋是写在脸上的从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得镇来,回望飞檐翘角的西塘门楼,南来北往的游客怀着对水乡钦羡的欢愉迫不及待地入镇参观,领略了西塘水墨丹青之美的游人又惬意满满地离去。如果有人问起西塘的独特在哪,我或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它的美就在于它的“生活气息”和坚守的本真——清晨的炊烟、摇橹船划过水面的声音,还有那老茶馆的闲聊声。这些都是最真实的隽永在心底里的江南记忆。</p><p class="ql-block"> 长沙涂强辉乙巳年四月初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