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縣天長鎮仇西河村

建设沈阳

据仇氏族谱书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仇氏<br>从本县南峪迁此居住。因居绵河北岸,又临近郝西河,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仇西河。 仇西河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绵河北岸,三零七国道绕城南经过。距离省会石家庄45公里,距离井陉县城10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现有158户,558人。<br> 仇西河劇場。 仇西河村衛生室。 仇西河村村規民約。 尹墨生是仇西河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在工作中得到了乡镇和群众的高度认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村支书。在他的领导下,仇西河村的村民尹月花家庭在困境中的不屈不挠、自尊自强,已经成为全村村民的榜样。<br> 在全县清洁行动中,仇西河村积极配合天长镇开展307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尹墨生对文化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例如,他计划在乡村振兴中拨出专项资金,修建一座陶隐纪念馆,以此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振兴乡村文化。这显示了尹墨生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村委會書記尹墨生親自到農戶家走訪調研。<div> 两委班子成员走巷入户做群众工作,协助镇里做好拆违和美化工作。<br><br></div> 三務公開欄。 村委人員及時更換新消息,展現新政策。定期對三務公開欄玻璃進行擦洗,讓村民看得更清楚。 一組健身器材。 仇西河村里设有“爱心洗衣房”,村两委志愿者在秋冬换季来临前为村内30多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洗衣晾衣,此外,村里像尹汉柱、尹月花一家自强、自律、自爱的家庭带动了全村村风民风的大进步。 愛心雨傘。 仇西河村最年長的女黨員許五清。 八十歲大爺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尹西河公議字版碑【在進村口牌坊裡面西側,光緒四月十六日吉立尹西河公議字版石碑一塊、碑寬0.78米,高0.62米,厚0.16米。】<br> 防匪碑【在進村口牌坊裡面西側,緊挨著公議字版碑,光緒九年十月尹西河公議防匪碑記石碑一通、碑高1.33米,寬0.558米,厚0.17米。】<br> 石窯民居。 尹來清民居【在村中,坐北朝南,由正房、東、西廂房倒座組成,全部為石券窯洞;外墻石砌築而成,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在正房東側墻石頭上刻有“宣統三年三月”字樣。東、西廂房面闊四間,進深一間,東房北稍間為院落大門,東房墻上石頭上刻有“光緒三年”字樣。東廂房北側栽有150石榴樹,為了增加使用空間在院內中間加蓋南北向紅磚房子三間,依據墻上石刻得知該民居建於光緒三年至宣統三年三月。】<br> 街巷。 純天然石板路。 現代民居。 迎風勾石。 青磚出簷影壁墻。 磚石砌水泥敷面影壁墻。 福字影壁墻。 栓马石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div> 嵌在外墻上的此栓馬石在仇西河村民居家絕無僅有,說明</div><div>當時生活較為殷實,有車、馬,或者有牛、驢、騾子。</div> 棄之不用的水缸。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燒煤爐子。 用於澆灌的古井。 百年古槐樹。 尹來清家150年石榴樹。 石雕荷花門墩。 石雕花卉門墩。 埋進土裡半截的石磙。 石磨。 石碾。 石豬槽。 石佛龕。 磚砌土地神位龕。 初級小學校舊址。 學生們用過的課桌。 五一水庫。 仇西河村文化活动豐富多彩,歷年举办元宵花会、展演拉花、舞蹈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