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海经》里的大壑通常指归墟,它是古代神话中的神秘深渊,以下从文献记载、地理位置、文化意义几方面介绍:</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山海经·大荒东经》提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描绘出大壑位于东海之外,还是少昊建立国家的所在之处。《列子·汤问》也有相关描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文献未明确其确切位置,但从描述看,大致在东海之外或渤海以东极远之地。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古人基于对海洋的认知和想象虚构出来;也有人猜测可能对应现今马里亚纳海沟这类深海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 宇宙观象征:大壑作为无底深渊,代表着古人对世界尽头的想象,是宇宙结构中容纳百川、接纳万物归宿的地方,体现了古人对世界认知的边界和探索欲望。</p><p class="ql-block"> - 神话体系重要元素:它是众多神话故事的发生地和相关神话的载体,如少昊在此建立国家、养育颛顼等,丰富了神话体系内容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 哲学思考体现:引发古人对宇宙、生命、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反映当时人们对天地形成、万物起源和归宿的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