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行记(2025)

一阵风

<p class="ql-block">饮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到淮安就被众多博士弟子安排在淮安的文楼品尝淮扬菜。</p> <p class="ql-block">文楼是淮安市河下古镇的标志性淮扬菜百年老字号,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尤以蟹黄汤包闻名。</p> <p class="ql-block">‌淮安文楼的对联‌是一副半联,上联为:“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这副对联巧妙地包含了人物、地名、方位等多个元素。上联描述了一个在河下古镇文楼中坐着、面向北方、面向南方吃东西的年轻女子形象,而下联至今仍然未被对出。</p><p class="ql-block">试用豆包对出的下联是:“高矮哥,前巷后,瞻前顾后思左右”。</p> <p class="ql-block">文楼代表性的美食是文楼蟹黄汤包,其皮薄如纸,且馅心全部由汤制成,是名副其实的“汤”包。汤馅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张汤满而不溢”,汤汁肥厚,味道鲜美,皮和馅都别具一格,因此名闻遐迩。</p><p class="ql-block">淮安文楼汤包</p><p class="ql-block">轻提慢啜香盈齿,蟹黄金汤韵鲜华。</p><p class="ql-block">文楼客醉江南味,淮上汤包第一家。</p> <p class="ql-block">1997年,“文楼汤包”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2009年,文楼汤包的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传承六代,绵延200多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淮安古观音庵,</span>原名观音寺,建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主殿为圆通宝殿,内有一尊翠玉佛体、金心、银胆的观音像,常年香火不断。目前由两位师尼主持。</p> <p class="ql-block">佛教寺院中的圆通宝殿普遍供奉的是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圆通是观音菩萨众多称谓之一,源于其修行的耳根圆通法门在佛教经典中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来时正值寺院做法事,也没听懂念的是什么经文。</p> <p class="ql-block">与结束法事的师尼谈佛法,品禅茶。</p> <p class="ql-block">古观音庵品茶</p><p class="ql-block">普洱沉浮参今古,浮云聚散悟岁华。</p><p class="ql-block">一壶茶韵融禅意,无住生心入空花。</p> <p class="ql-block">五一的淮安花街,人流如织。</p><p class="ql-block">花街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街,它因大运河而生,明清时期是连接码头与城市的入口,是漕粮水陆转运的关键节点,商业繁华,商贾云集。</p> <p class="ql-block">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争霸中原,开凿了中国大运河中最早的一段——古邗沟,连通江淮。自此,长江流域的钱粮随船北上,到达淮安后,人们下船换乘车马继续北上;而黄河流域的人员则乘车马南下,到达淮安后下车马换乘船只继续南行,“南船北马”汇聚淮安的局面开始形成。</p> <p class="ql-block">淮安南船北马</p><p class="ql-block">漕运开篇启邗沟,江淮航道通中流。</p><p class="ql-block">南船破浪追吴月,北马扬尘踏蓟秋。</p><p class="ql-block">古渡沧桑遗旧梦,两岸灯火映新楼。</p><p class="ql-block">繁华阅尽风流在,漕运千年贯九州。</p> <p class="ql-block">清江浦区御码头美食街上的“创新淮扬菜品鉴堂”是淮安淮扬菜招牌店之一。说起维扬菜就免不了“淮扬菜”与“维扬菜”之争,历史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扬菜”出现在前,“淮扬菜”在后。</span></p><p class="ql-block">扬州有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坐落于卢氏盐商住宅内,卢氏盐商住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大运河(扬州段)10大世界遗产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淮安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淮安市清河新区,是中国最大的以菜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于2009年10月9日建成开馆‌。</p> <p class="ql-block">清江闸(又称清江大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中国大运河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闸,现为世界文化遗产重要遗产点,历史上是漕运咽喉要道,有“南北襟喉”之称。</p> <p class="ql-block">淮安里运河清江闸</p><p class="ql-block">闸关砥柱锁淮流,漕帆渐远入云收。</p><p class="ql-block">两岸潮声吟旧事,古渡斜阳映画舟。</p> <p class="ql-block">若飞桥</p><p class="ql-block">原为明清时期清江大闸上的木制吊桥,用于连接里运河两岸。当船只通过闸口时需拉起桥板中断陆路交通,曾是漕运咽喉要道‌‌。1946年为纪念因空难牺牲的革命烈士王若飞,苏皖边区政府将重建的木桥命名为“若飞桥”,并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清江古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袁浦礼拜寺,最早由到清江浦的穆斯林商人和工匠筹资兴建。至清代,袁浦礼拜寺改名为清江清真寺。该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维扬”是扬州古名,维扬菜特指扬州菜,代表菜有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扬州炒饭‌等;淮扬菜是淮安菜与扬州菜的统称,淮安菜的代表菜有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p> <p class="ql-block">更广泛意义上淮扬菜包含淮安、扬州、泰州、镇江等多地菜肴。</p><p class="ql-block">淮扬菜既有南方的鲜、脆、嫩,又融合了北方的咸、色、浓,味道,甜咸适中、咸中微甜。</p> <p class="ql-block">淮扬菜品鉴堂‌以深厚淮扬菜底蕴和精湛技艺著称。</p> <p class="ql-block">淮扬菜</p><p class="ql-block">刀工细处见玲珑,慢火徐调五味融。</p><p class="ql-block">玉盘珍馐舌尖客,犹让味蕾记正宗。</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北上》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六个运河边长大的年轻人在故乡“花街”度过纯真青涩的少年时光后,一路沿河北上追寻理想,又顺流归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运都胜境</p> <p class="ql-block">夜色如洗,弦月高挂。</p> <p class="ql-block">国师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慈云禅寺内,是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清代顺治皇帝的老师——著名僧人玉琳国师而建。该塔为九层八面楼阁式佛塔,总高度62米,总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象征玉琳国师圆寂时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泛舟里运河</p> <p class="ql-block">里运河因位于里下河地区西侧且为古代漕运“内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段的组成部分,北起淮安淮阴水利枢纽,南至扬州入长江,全长168公里。</p> <p class="ql-block">清江闸灯影</p> <p class="ql-block">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一个4A级旅游景区,全长约68公里,是淮安的母亲河——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这段人工运河也被称为里运河。清江浦景区位于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夜游路线‌:闸口码头 → 中洲岛 → 清江浦楼 → 越秀桥 → 清江大闸 → 石码头桥 → 大运河文化广场 → 常盈桥 → 水门桥 → 长征桥 → 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新清江浦楼。</p><p class="ql-block">原清江浦楼是淮安市的重要历史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最初作为运河航标和清江浦地标,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淮安里运河夜色</p><p class="ql-block">桨碎霓虹万点光,船行漕河载旧章。</p><p class="ql-block">长堤灯火暗星月,两岸笙歌入夜长。</p> <p class="ql-block">淮安大强面馆的长鱼面据说是杠把子级别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店面虽然不大,只有四五张桌子,但是排队的人却络绎不绝,要排个把小时才能吃到。</span></p> <p class="ql-block">每一份浇头都是现炒的,而且浇头和面条是分开的。</p> <p class="ql-block">现炒的长鱼带有一丝锅气,吃起来咸香浓郁,还带有胡椒的味道,据说是淮安最好吃的炒鳝鱼。</p> <p class="ql-block">一碗面里竟然有六条长鱼!吃的时候先吃鳝鱼浇头,再嗦面,据说这才是本地人的吃法。</p> <p class="ql-block">长鱼面</p><p class="ql-block">老店薪火续炊烟,骨汤银丝长鱼鲜。</p><p class="ql-block">一碗色香真滋味,筋韧柔滑漫舌尖。</p> <p class="ql-block">板闸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修建,因初建时以木板为闸得名,后虽改建为石闸但名称保留。</p> <p class="ql-block">淮安板闸遗址是明代永乐年间(1415-1416年)由水利专家陈瑄主持修建的水闸,位于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列入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 2014年施工中发现湮废300余年的明代闸体,证实闸底铺设木板(与名称吻合),并揭露清江浦河河形。</p><p class="ql-block">‌结构特征‌: 呈“八”字形,由闸基、闸墙构成,雁翅外有护岸木桩;遗址还包括建筑基址、古河道、码头等五类遗存,出土2796件明清生活用具(以青花瓷为主)。</p> <p class="ql-block">板闸是明清大运河淮安段的核心水利设施,承担节制水流、保障漕运畅通的作用。其所在的清江浦河是南北漕运的“咽喉要地”,避免了传统盘坝转运的损耗,推动了淮安成为“运河之都”。</p><p class="ql-block">板闸作为兼具水利、税收、市镇功能的运河遗产,通过考古发掘与保护工程重现历史风貌,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的活态样本。</p> <p class="ql-block">板闸因1429年设立淮安钞关而繁荣,此处通过出土文物(如明青花瓷碗、绿釉陶执壶等)和文献(如《淮阴竹枝词》)还原了钞关的税收职能及古镇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漕运中枢与现在照片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明代水闸遗存</p> <p class="ql-block">淮安板闸遗址</p><p class="ql-block">明清遗址岁华悠,闸控漕河古迹留。</p><p class="ql-block">条石残垣镌往事,沉沙断瓦诉春秋。</p> <p class="ql-block">淮安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物1147件/套,以战国重器(如高庄墓、运河村墓出土文物)和近现代书画(徐伯璞捐赠、“扬州八怪”作品)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主要10件藏品为</p><p class="ql-block">1.‌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件‌</p><p class="ql-block">2. ‌战国木雕鼓车‌</p><p class="ql-block">3. ‌原始瓷双囱带盖熏炉‌</p><p class="ql-block">4. ‌青铜盉‌</p><p class="ql-block">5. ‌战国线刻纹青铜盘‌</p><p class="ql-block">6. ‌汉卧式绵羊灯‌</p><p class="ql-block">7.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p><p class="ql-block">8. ‌长山宋墓墓室壁画‌</p><p class="ql-block">9. ‌李墅《四相簪花图扇》‌</p><p class="ql-block">10. ‌边寿民《平沙叫月芦雁图轴》‌</p> <p class="ql-block">淮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一套战国时期的青铜马车装饰构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长山村宋代壁画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为带墓道的长方形仿木结构砖室券顶墓。墓葬结构小巧精致,不仅具有彩绘壁画,还兼有仿木结构砖雕,在江苏地区极为罕见。墓葬出土有青白瓷碗、渣斗、盒、黑釉盏等随葬品,时代为北宋末期。</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是洪泽长山宋墓壁画原件。这组壁画是在2016<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span>被出的,之后交由洛阳市文物研究院进行修复。</p> <p class="ql-block">壁画反映了宋人生活场景及神话传说,色彩保存较好。</p> <p class="ql-block">整体搬迁到博物馆的淮阴高庄战国墓。</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土坑木椁墓,墓口长方形,长10.5米、宽9米。虽然有两个盗洞,但主椁室顶板及主棺盖皆被打穿,展示了越人的独木棺陪葬。墓内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一级文物,包括车舆铜饰件和青铜龙首鼎等。</p> <p class="ql-block">运河村战国墓木雕鼓车:这是一件镇馆之宝,是国内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木雕鼓车。车厢板上雕刻复杂精美的蟠螭纹与云纹图案,众多青铜和骨雕挂件显示着墓主人的显赫身份。</p> <p class="ql-block">洪泽湖康熙时期铸造的铁牛。</p> <p class="ql-block">淮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淮水溯古悠,馆中藏春秋。</p><p class="ql-block">尽览兴衰史,文脉千年留。</p> <p class="ql-block">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是江淮平原东部的重要城市。淮安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先民活动的踪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曾是吴国、楚国的争夺之地,历史上多次作为郡、州、路、府的所在地。明清时期,淮安更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黄淮运河治理中心和淮北漕盐集散中心‌。</p><p class="ql-block">淮安的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府署、中国漕运博物馆等重要文化项目。淮安还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享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多次匆匆到过淮安,只有这次是休闲,也更多了解了淮安的风韵,谨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