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翼围-清朝四层大屋

我不是海南仔

<p class="ql-block">燕翼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圩镇中心鲤鱼寨下,北距县城60千米,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竣工,为杨村富户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p> <p class="ql-block">清朝就做起了4层楼的大屋,少见。</p><p class="ql-block">砖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燕翼围</p><p class="ql-block">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燕翼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圩镇中心鲤鱼寨下,</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北距县城60千米,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竣工,为杨村富户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p><p class="ql-block">燕翼围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占地面积1367.58平方米,内空面积334.17平方米。全围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34间,共136间房,建筑面积3741.12平方米。燕翼围是现存最高、墙体最厚的客家围屋,也是赣南围屋防御体系最为坚固的围屋,在布局上注重营造严谨的结构,着重于提升楼体的防御能力,从而使燕翼围在打仗时能充当碉堡,放下土炮又成为宜居建筑。</p><p class="ql-block">燕翼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是生活功能完善、防御体系突出的多功能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为争夺生存空间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