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我们带着孩子去参观了这座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京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院的大门,院中有一块巨大的草坪,远远望去,博物院正门那里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便从旁边的艺术馆开始进入。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雕塑展,有民族脊梁鲁迅、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署名是《逗你玩》、还有孔子、老子《问道》、文化昆仑钱钟书、李白……对于雕塑我是个门外汉,这些作品都是青铜材质,他们或幽默风趣,或极具力量,或引人深思,深深地吸引了我。网上搜索一下才知道,作者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写意雕塑”论的首创者。网上是这样评价他的“他将中国精神熔铸于艺术的灵魂,他的作品显示了中华美学的底气、骨气、正气、大气,道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 ;折射出了人的精神灵魂。”</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油画、木刻、国画……许多展厅,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艺术馆出来,我们走进了“非遗馆”。南京博物院非遗馆是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展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民俗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南京云锦、剪纸、昆曲、皮影雕刻等。</p><p class="ql-block"> 听到锣鼓器乐声,我们走进了老茶馆。这里会定期举办表演类非遗活动,如苏州评弹、南京白局等,观众可品茶观演,体验传统艺术与生活美学的结合。听了一会儿,我们也听不懂人家唱的是啥,只好遗憾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民国馆,也许是离我们年代就近的缘故吧。在这里有老旧的汽车、中国最早的火车,还有各种各样的的小店铺,照相馆、理发馆之类的,给人一种复古、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博物院里最有历史厚重感的当属历史馆了。作为博物院“一院六馆”格局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以时间轴为主线,全面呈现江苏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文化演进。其展陈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馆藏文物达43万余件(截至2022年),其中珍贵文物22万余件,数量仅次于故宫博物院,涵盖青铜器、玉石、陶瓷、书画等全品类。</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化石和标本,展厅正中高大的恐龙、和旁边矮小的山羊,牛、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柜上摆着旧石器时代的石头,和新石器时代经过磨制的石头、陶器、还有陈列在器皿中的已经碳化的稻米、萌萌的猪形陶罐……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在六、七千年前,人们已经过上了种田、养猪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两汉时期的展厅里,有一枚“广陵玉玺”,它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它的主人是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刘荆。</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有一件金缕衣,非常想一睹为快。终于找到了它,这是一位企业家捐赠给博物院的,拿来时就是一堆玉片,金丝所剩无几,是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用了将近一千克金丝,历经千辛万苦修复出了这件华丽的玉衣。</p> <p class="ql-block">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是南京大报恩寺的重要建筑构件,大报恩寺是明代皇家寺庙建筑的代表,寺中的琉璃塔,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说起琉璃塔是朱棣在夺了侄子的江山以后,耗费248万两白银,动用10万人,用了19年修建了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曾经被列为中国的标志,只可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炮轰掉了。</p><p class="ql-block"> 由这座拱门可以想见当时琉璃塔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石共烧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构建,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备用两套中的一套。真是雕塑生动,色彩斑斓,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工艺和无穷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博物院里还有一件珍贵的文物,那就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1960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由648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两幅对称安置于墓室两壁。南壁描绘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描绘向秀、刘伶、阮咸及春秋隐士荣启期,人物姿态各异,体现了魏晋名士的风骨。可惜我未能在博物院里看到,很遗憾和他们失之交臂了。大家对竹林七贤早有耳闻,但说起荣启期,他并不属于竹林七贤,荣启期是一位奇人,孔子游泰山的时候遇见了他。当时他穿的破破烂烂,却非常开心地弹着琴。孔子问他为啥高兴?他说:“天生万物,以人为尊,而我生而为人,第一乐;男尊女卑,而我生为男人,这是第二乐;很多人夭折了,而我今年九十五岁了,这是第三乐。”这么豁达的观点,对我们现代人而言,整天郁郁寡欢,患得患失,该是多大的启示啊。</p><p class="ql-block"> 五点钟,该闭园了,我们依依不舍得被“赶”了出来,博物院内,琳琅满目的文物,形象逼真,他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见证,只是自己学识有限,只能看个寂寞,但带给我的知识含量已使我倍感欣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