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五四来临之际,来到重庆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又名石墙院,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五举乡,是清光绪年间贡士杨鲁丞的家宅。坐南朝北,为南北一进,东、中、西三院组成,对称布置。一进旧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门额上那几个清秀有力的黑色汉字——“陈独秀旧居”。门前两侧绿树修剪得整整齐齐,仿佛是礼仪迎宾者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表示欢迎。</p> <p class="ql-block">沿着旧居的石板路向前进入陈列馆是陈独秀的塑像并明确主题“独秀一生”。继而进入参观,共分:寻求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被捕入狱、流寓江津、世人评说,陈独秀一生的剪影浓缩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求救国之路 ”,牌匾上简介了陈独秀一生追求真理、探索救国道路的理想信念。他以笔为剑,以文字为武器,为民族的觉醒和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旧居的一角,陈列着《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方,“LA JEUNESSE”字样醒目地置于中央上方,杂志不仅是陈独秀思想的载体,更是那个时代青年觉醒的号角。仿佛能听到陈独秀在字里行间发出的呐喊,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中。</p> <p class="ql-block">《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上方大红字体写着“新青年”,中间部分则是英文“LA JEUNESSE”。这本杂志是陈独秀及其同仁对新文化、新思想的追求与传播。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黑暗时代的道路,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在旧居陈列馆中的一间屋内,一幅模拟场景展示了《新青年》编辑部工作的情景。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高一涵五位人物围坐在木桌旁正热烈讨论着。这一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感受到陈独秀及其同仁为传播新思想所付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雕塑表现的是陈独秀五四运动与革命志士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场景。他们高举拳头,呐喊着,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们誓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内一块展示陈独秀大事年表的内容板引人注目。通过这块内容板,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陈独秀一生的重要经历和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陈独秀说: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陈独秀等在北大工作的工资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