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志愿者协会“银龄云课堂”第十七讲

毕晓靖

<p class="ql-block"><b>2025年4月29日中华志愿者协会“银龄云课堂”朗诵直播课程第十七讲顺利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中华志愿者协会“银龄云课堂”直播间朗诵群二维码,感兴趣的朗诵爱好者可以扫码识别进群,收听直播间课程。每周一次,每周二下午14:30开播,每次1—1.5小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本次课程重点内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句子的停连及语速(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摘录片段仅为本次课程所讲内容提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有意观看全部内容的朋友可在评论联系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进入“银龄云课堂”朗诵群</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在朗诵中,运用停连变化是使得朗诵摆脱单一节奏的手段之一。</b></p><p class="ql-block"><b>一、停顿</b></p><p class="ql-block"><b>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除了生理上和句子结构上的需要之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b></p><p class="ql-block"><b>1、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b></p><p class="ql-block"><b>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b></p> <p class="ql-block"><b>3、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b></p> <p class="ql-block"><b>停顿时间的长短,在一般情况下,可借鉴下面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b>句号、问号、感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主讲:毕晓靖,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中国老龄协会信息中心中国老年人才网老年艺术人才库成员、联络员,中华志愿者协会“银铃云课堂”朗诵讲师。在2019年北京市诵读大赛决赛中,以两人合诵获得一等奖,被授予“领读者”奖杯。在2021年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举办的全国展演中获得朗诵金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