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为了明天

黄三怀

<p class="ql-block">——扶贫日记之五、之六</p><p class="ql-block"> 之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span></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我陪同副局长梁义敏、人事处处长皮瑛,带着关怀与温暖,踏上了前往广丰县第一中学的路,探访郑婷同学。广丰一中,一所规模宏大的民办学校,即便在严冬,校园依旧生机盎然,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我们在班主任赵老师的办公室等待,不久,郑婷走进来。她来自铁山村,家庭经济主要依赖父亲在外打工和母亲在家务农。然而,命运的无情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父亲患肝癌,弟弟遭遇车祸,家庭债台高筑,郑婷的学杂费也成了难题。郑婷却以坚韧面对生活,她学习刻苦,课余捡垃圾卖钱,努力维持生活。我们多次看望她,送去钱物,为她加油鼓劲。这次,梁义敏副局长将我联系到的江西格云科技有限公司捐助的5000元、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职工捐助的2765元交到郑婷手中,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大学。郑婷深受感动,她坚定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我会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p><p class="ql-block"> 广丰县统计局余局长与我素不相识,但他听闻我们在铁山村的善举,深受感染,专程带着夫人来铁山村,向铁山村捐款3000元,并送给我们四个马家柚。</p><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共向郑婷捐款11000元,捐献生活必需品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副局长曹麒、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肖云昌、专职副书记高菁也先后看望了郑婷。</p><p class="ql-block"> 补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2014年12月4日</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得知郑婷缺少过冬衣物,我为她购买了两件羽绒服和一双运动鞋。希望郑婷能健康成长,为铁山村的孩子们树立独立自强的榜样。现在想起来,因我工作繁忙,能力有限,对她的帮助还很不够,但值得庆幸的是,坚强不屈、志存高远的郑婷最终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这是她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爱心汇聚的结晶。在铁山村那片土地上,郑婷的故事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很多人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之六:2014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三,</span></p><p class="ql-block"> 我与司机魏春历经六个半小时的颠簸,来到铁山村,与乡亲们共度新春。选择春节期间前来,是因为这时外出打工的村民大多返乡,便于了解乡亲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想法,以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村部所在地仅有七、八户人家,刚下车便看到村部前摆着三张八仙桌,桌上点心瓜果满溢。村民们身着新衣,或围坐聊天,或蹲地嗑瓜子,或抱着孩子走动,孩子们嬉戏追逐,地上洒满鞭炮屑。得知老郑家为女儿二十岁生日摆酒,我分发糖果和红包,并送上三百元祝贺。席间,我与主人及其他客人饮酒谈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人生经历,征求对扶贫工作的意见,讨论铁山村的发展问题。他们把我当作自己人,气氛融洽。</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召集9名中青年村民,召开关于村小学问题的座谈会。多数人希望恢复村小学,他们反映现有小学破旧,仅能教二年级学生,不少年轻父母不得不带孩子去镇上或更远的地方打工。我问他们,若恢复村小学,是否愿意回来发展,多数人表示愿意,前提是村里能办起企业,让他们在家门口打工。恢复村小学面临诸多困难,修缮校舍需十五万元,学生和老师数量也是问题,村里目前难以办起吸引众人的企业。我把这些问题摆出,他们都点头认同,眼里却透着无奈。我答应他们,一定会将意见向镇里领导反映。晚上,与孩子们和老郑的女儿一起分割生日蛋糕,我被糊了个大花脸,却感到无比开心,享受与乡亲们一起过年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老方要我下山去城里住,我不肯,坚持住在了村里。与老方就有关工作交谈到十点多,尽管双脚就跟冰冻了似的,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