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花海篁岭+夜游望仙谷4日游(之四)

金语良言

大陈古村落 <p class="ql-block">明代永乐年间,徽州人汪普贤举家迁徙至大陈村,自此在这里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村落不大,游人不多,古屋林立,民风纯朴。是徽州汪氏后裔的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村里80%的人都姓汪,为啥叫“大陈村”呢?原来是因为建村的汪氏祖先小名叫“大陈”!</p> <p class="ql-block">  汪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年间的古建筑,是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其精巧布局,石雕与木雕工艺无不展现出匠人们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踏入村口,粉墙黛瓦马头墙的老宅错落层叠,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每一步都踏出岁月的沉积,漫步其中仿佛回到那个古老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到处可见长满青苔斑驳的院墙。</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到处红灯笼一字排开,感觉很喜庆。</p> <p class="ql-block">斑驳墙上的小马灯给人原汁原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普通人家日常。</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戏台很宽敞、气派。</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汪氏名人馆,村史馆,红军纪念馆,党员馆,可以了解整个村落的故事和大时代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中学旧址。</p> <p class="ql-block">‘大陈见面’是一面馆。它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说店内的面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网上查阅资料)江山大陈汪氏族人历来重视教育、尊儒推孔,孝廉之风世代相传,历史上没有出现一名贪官污吏。据《汪氏族谱》记载,大陈汪氏先祖汪普贤因年少误读继母而失德,弃家而走。几十年后,汪普贤已在外小有事业,路过老宅。在踌躇犹豫之时,店小二送来一碗大陈面,下有三只荷包蛋。一打听,原来继母几十年来一直都在通过做普贤少时最喜欢的大陈面,四方寻子,成就一番“见面认子”之说。后来,“孝”与“廉”在汪氏族人心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无孝不成廉,无廉不为孝”之说。后世的大陈汪氏子弟,只要为官入仕,都要吃一碗妈妈做的大陈面,寓意为“廉面”。洁白的大陈面也象征着大陈子弟清清白白的行事作风,得到世人传颂。</p>